最近,南方某地实施的大学生落户新政遭吐槽,有的群众反映该政策“看似条件宽松,实则流程繁琐”,符合条件的人员多次到窗口办理,经多个部门反复“周旋”,依然难落户。对此有人说,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关键是别让“事难办”。
在公积金贷款、医疗保险、教育、就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类似“政策好,办理难”的现象并不鲜见。其中,有办事人员打官腔、推诿扯皮不办事的原因,有多部门协调不力、沟通不良的原因,也有政策落实遭遇“梗阻”,不能及时传导至行政“末梢”的原因。可见,某些地方和部门还是没能真正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在政策制定中未充分考虑到落实环节的实际情况,结果使好政策遭遇种种尴尬,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再往深里看,解决“事难办”的问题,已不仅关系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的工作作风,更取决于政府机构的执政水平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能否消除?联动机制是否顺畅?政策如何落实?这些现实问题都在拷问政府部门务实为民的作风和能力,不可小觑。
解决“门难进、脸难看”只是开始,切实化解“事难办”是关键。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多领域工作齐头并进,各项政策抓紧落实的重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窗口单位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窗口,也是落实惠民政策的重要平台,必须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将利民之事做实做好,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会更加牢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后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