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来北京,住在西单新文化街。晚间漫步到街口,发现一个古色古香的门脸,赫然挂着“三味书屋”的字样,于是就成了常客。那家书店不大,但在长安街寸土寸金的地方,绝对是个异数。走进书店,更感受到一种老旧的传统书店的味道。后来邂逅那家书店的主人,也是一位爱书之人,那气质天然的吻合并统一。那时候,每个周末的时间,我会经常光顾。
十年来,和书店的缘分更多是因为职业的要求。做读书节目主持人,不逛书店,就像厨子不逛菜市场,时尚大师不参加时尚周。因而书店生活是我职业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因为我身边的书店的存在,让我在北京的十年漂泊生活,有了那么多难忘和精彩。
沿着三味书屋往东北方向走一点,就是北京图书大厦。我多少次在那儿的一层东厅主持新书发布活动,认识了更多的作者和主办机构,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
后来搬到东边住,三味书屋去的少了,但是东边的光合作用,单向街书店,成了我经常去的地方。和这两家书店气质最像最奢侈的应该算是已经倒闭关张,当年位于东单的“思考乐书局”。那家书店结合了传统书店的大和如今独立书店的个性,给读者的阅读体验以更多尊重,给书店营造了更多“书韵”。唯一书店时运不济,没做多久就因为运营问题关门了。
十年来,我的脚步跟着各家出版社、文化机构的新书发布会,停驻在西边的万圣书店,早期的风入松,国林风;停驻在涵芬楼,雨枫书馆,三联韬奋书店;停驻中关村图书大厦,亚运村图书大厦,王府井图书大厦,百万庄图书大厦;还停驻字里行间书店,彼岸书店,读易洞,库布里克书店以及蒲蒲兰绘本馆,蜜蜂书店,时尚廊书店等。
一座城市,因为有了书店,让爱书的人有了精神归宿,让不爱书的人有了附庸风雅的集会。尽管这几年书店运营举步维艰,但还是能看到那么多书店从业者在做最努力的坚守。漫步书店,和陌生的书本擦肩而过,你会有一种精神压迫感。这一辈子,怎么才能看完这么多书?
我清晰记得早年在陕西第一次走进西安南郊一家叫做“汉唐书店”的店面的感受。那时候刚参加工作,大量买书阅读。我在的那座城市都是小书店,那家书店长方形的布局,站在门口一眼看去无限延长,那场景像极了《黑客帝国》中里欧站在两排挂在武器的架子中间的场面,整个人就觉得压迫,心里就一个反应:妈呀,这么多书,啥时候才能看完呀。除了精神压迫感,当然还有不期而遇的阅读之乐。不小心翻起了一本书,或者几经查询找到了心仪的一本书,捧卷狂读,一气呵成,那种畅快淋漓简直让人着迷。书因为有了书店的存储而有了味道,书店,因为有了爱书人的浏览往返而兴荣迷人。
十年来,书店的变化是如此巨大。早年的新华书店里,父亲领着我隔着玻璃柜台买书;后来的书店里,可以零距离地触摸,翻阅自己买不起的书。到今天,书店以书吧的形态存在,更多地融入了读者心灵的休憩的需求。可以常坐,可以慢饮,可以听音乐,可以作交流,还可以独享环境优雅的物我两忘。
十年间,书店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早期的单一销售书籍,到如今成为一个区域的文化平台。书店自发的阅读活动,书店引进的各种沙龙活动,还有读书人自发而起的各种民间阅读活动,都在告诉我们,我们无法离开书店的陪伴,我们需要书店。正如2014年三联书店24小时营业带来的狂热所展示的,一座城市因为书店的沸腾而多了那么点温润的气息。这座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种了大片公益绿地的自然润泽,还有大小不一的各类书店安静而真诚地柔软着人们忙碌疲惫的心灵,让生活在字里行间的跳跃回归原点,从新开始。
诚品书店的创始人曾说:诚品在商业经营上备受批判,但我希望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首名曲、一个新的思想剖面、一件艺术创作品、一栋感人的建筑与空间,都能产生一份灵动力,丰富大家的精神与心灵。这就是书店的存在价值所在。
书店,完成了人和人之间、人和空间之间、人和书本之间、人和讲座、表演等之间的互动。想一想,你那么孤独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商业世界里,找到一个充满无限廉价资源的空间。和一本又一本书交流,不需要支付费用;和很多人,或者自己一个人,享受一个安静的,被精心整理的空间。还能享受一本可能比咖啡还要便宜的书籍,暖心暖胃。在这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这样一群人,和你一起,享受文字的乐趣,享受精神雀跃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