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P2P行业看点不少:国外,全球最大P2P网贷平台Lending Club向美国证交会提交了IPO申请,意味着“草根金融”也登堂入室跻身主流;国内,则出现了行业内“史上最大”的单笔坏账,龙头企业红岭创投因为遇上骗贷,不得不先行垫付1亿多元坏账,其董事长发帖的题目是:“利空来了,慢慢消化吧。”
两幅“截图”对比鲜明,一是悬在前方的丰满愿景,一是置身其中的骨感现实,倒也没有太大的违和感。更重要的是,此P2P和彼P2P,充其量算是门远房亲戚,并没有太多可比性。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P2P作为金融信息撮合平台的出现,昭示了“金融脱媒”的可能,被广泛看好。来到中国,各方自然也呵护有加。只是应了那句老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颗龙种衍生出诸多令人始料未及的变种。许多难以用规范的P2P概念表述清楚的模式,索性被贴上“P2C”、“F2F”、“PCP”等标签,花色繁多如同国际大牌的山寨版LOGO。
你也许永远不知道那件P2P的马甲下面包裹着什么内容:也许是吃利差的影子银行,也许是放大杠杆的担保公司,也许是承诺保本的资管机构。如果一定要给他们找出共同点,那就是都远离P2P的本来面目,甚至南辕北辙。
虽然相关监管细则阙如,但央行和银监会的屡次表态都强调了平台的中介性,一再警示P2P发展有几条不能触碰的“红线”:不得提供本息保障、不得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但在实践中,仍然产生诸多模糊地带,各种绕道、越线时有发生,比如构建虚假借款人搭建资金池、通过滚动发行债券事实上吸收存款、曲线介入政府融资平台等等。
与P2P平台身份最不相容的,当属已成各平台“标配”的本息保障。顾名思义,Peer to Peer(个人到个人)的特点即是借贷双方自主、网贷平台发挥信息中介作用。Lending Club披露的营运模式最具代表性:坚持纯线上模式;不动用自有资金投资平台上的项目,所有投资资金来自投资者;不为客户提供担保。
而现实告诉人们,即使在金融界,“适者生存”才是王道:拍拍贷一直坚持纯平台模式,被业界戏称为“金融乌托邦”,近两年也顺应潮流推出本金保障计划;而其他发展居于前列的企业,无不识时务者为俊杰,早就因地制宜地创新推出各种担保垫付的方案,才迎来了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基因变异多半是环境变迁的结果。追本溯源,非典型P2P的症状几乎都可以从金融生态里找到病根。
可以想象,对于P2P这种搭建在陌生人际关系之上的平台,完善的信用体系是像空气一样地存在。而P2P恰恰至今未能接入央行征信体系。为补上这块致命的短板,各种增信的方法五花八门:有的承诺兜底,自掏腰包来维持“刚性兑付”的形象;有的违规提供自担保,总强过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裸奔;还有的不惜编造家谱来抬高身价,无非是为提升投资者眼中的可信度……
摸着石头过河,是很多行业起步的常态。但随着行业体量日趋庞大,昔日的垫脚石,未尝不会变成明日的绊脚石。被动担保带来的重资产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平台无法承受之重。P2P业内其实对于监管层倡导的“去担保化”也有共识,但如何迈步走出这个囚徒困境,又是两难。
需要更多的空气、阳光和水,需要各方协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各类市场主体才能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