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9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交应负责“最后1公里”
印荣生

近日,北京黄渠地铁站外,为抢占有利的泊车地盘,两拨经营摆渡车的人发生争执并报警。据知情者称,两拨人经营的是两趟线路的摆渡车,不过其中有部分路段重合,双方因为抢客早有积怨。

电瓶摆渡车地铁口的抢客之争,实际上反映了居民“最后1公里”出行难的老问题。居民小区与地铁口,永远存在着或近或远的距离,这些居民小区和地铁口之间,有的没有公交车,有的虽有公交车路过,但班次少,居民等车时间长。社区电瓶摆渡车(很多为私人承包)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出行“最后1公里”的乘车需求,也为经营者提供了商机。但由于社区摆渡车多为电瓶车,其车型不符合一些地方执法部门的上路标准,按规定只能在小区、公园里行驶,不能在公路的主辅路行驶。一些城市不得不按要求叫停了电瓶摆渡车。

问题是,这些摆渡车停运后,如果替代方案未能及时跟上,居民“最后1公里”出行难依然存在。这种市场需求使违规摆渡车禁而不止,抢客现象也难以避免。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延伸公交服务,通过增设公交线路、调整站点设置、开设微循环公交车等方式,打通居民公交出行“最后1公里”。这种公交细化服务,是引导市民更多地选择公交出行方式、缓解城市道路拥堵的有效手段。当然,这涉及财政投入和公交线路管理等诸多问题,是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新考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