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旦大学: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本报记者 郭文鹃

校训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了解和感知高校精气神的重要窗口。在光华大道尽头,校训墙上笔法苍劲;梧桐环绕之下,“博学路”的命名与校训精神一脉相承;翻开章程、手册,校训总是出现在复旦学子第一眼能够看到的地方。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于《论语·子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913年,经历过辛亥革命动荡的复旦公学百废待兴,徐家汇的临时校区迎来了迄今任期最长的李登辉校长。这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教育家为学校10周年诞辰献上了珍贵的礼物,先是在创校校长马相伯帮助下遴选校训,随后陆续制定校徽、校庆日,新修校区。在他带领下,复旦教学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化。

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钱益民告诉记者,目前同学们能看到留存有校训的最古老物件有两个。

一是1915年前后印刷学校章程的小册子,目前存于校史馆内。另一个是摆放在燕园里的奠基石,平时在园里小憩的师生都能看到。提到石头的来历,钱益民不由得感慨办校的艰辛。以前复旦没有固定的办学场所,招生规模也比较小,1920年,在李登辉校长和其他校领导的努力下,借助南洋募捐来的15万银元,终于在邯郸路动工修建本部校区,奠基石后来几经挪动,却也幸运地保留至今。石板正面图案清晰,圆形正中是“复旦”的篆文,上方题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时光荏苒,转眼迎来复旦第109周年校庆。“广泛地学习知识”,“树立远大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校训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复旦人,他们用自己的实践为之添加注脚。

校训是一所大学育人理念的高度凝结,需要制度的载体来承载、落实。在复旦看来,想要培育“有志”、“有识”的人才,纯粹的专业教育无法达到,通识教育就成为呵护理想的“试验田”。目前,本科生教育采用书院制和导师辅导制,打通专业壁垒后,文理科学生需要共同学习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为理科生提供文科知识的普及教育和为人文社科的学生提供科学知识。”对于通识教育,曾经的复旦学子、如今的校长杨玉良有着深刻的理解:“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传递科学与人文精神,展示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在这样的理念下,学生才能有‘鸿鹄’之志,才能走得更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