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社区为中心,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农民享受与市民同等的生活环境——
一刻钟走进幸福圈
城阳街道社区中心为居民提供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舞蹈室、书画室、棋牌室等场地。图为书画室内,书画爱好者们正在切磋技艺。
城阳街道社区中心图书室里,居民正在认真看书学习。 刘 成摄

——青岛市城阳区 城镇化调查(三)

本报记者 刘 成

每天上午,在城阳街道居住的李淑清都会步行大约一刻钟,来到城阳街道社区中心,与老姐妹们一起学舞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伴随着动感的音乐,一群“老舞迷”在老师的带领下翩翩起舞。“教室宽敞,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老师也很专业。我退休后就到这里学舞蹈,既锻炼了身体,又交了几个好姐妹。”李淑清说,自己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每天都坚持来这锻炼两个小时。

走进城阳街道社区中心,一股清凉的气息一扫室外暑期的湿热空气,让人感觉非常惬意。一楼宽敞的大厅里,排列着劳动保障、养老医疗保险、税收代征、计划生育服务、社会救助等16个服务窗口。窗口旁,有市民正在办理业务。

“我们这个社区中心楼宇面积共11000平方米,还有室外运动场地。在全区社区中心的使用面积上,能排个中游吧。”城阳街道城区管委会副主任邵秀娟告诉记者,除了政务服务,社区中心提供的免费服务还有4大类:便民服务类有家政服务、旅游服务等;居民文体活动中心设立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舞蹈室、书画室、棋牌室,并开办了免费的各类培训班,设有交谊舞、太极、书法、绘画、声乐等共计15个班次,每年培训上千人次;社区学院则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可以提供月子护理、计算机操作、营养配餐、美容等数十种课程;室外建有运动场地,对市民免费开放塑胶健身路径、足球场、排球场、篮球场、门球场、儿童游乐区等。

社区中心,就是城阳区打造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的平台。城阳区对社区中心有着严格功能标准,设置室外“一区一场”(商业服务区、标配运动场)、室内“一站二室四中心”(卫生服务站、警务室、计生室、党员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日托中心),能满足老年、青少年、妇女、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的需求,集商业、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维稳创安、防震减灾等功能于一体。目前,城阳已建成新型社区中心36处,室外运动场地40多个,每天活动人群超过2万人次,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创造了青岛市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配套标准。

社区中心还是居民民主议事的园地。为了增强居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权利意识,城阳区广泛开展了市民议事活动,每个社区、小区居民都可以参与本社区的重大活动决策,每年至少举行3次议事活动。今年3月份到5月底的第一轮市民议事活动,共征得相关事项1025个,现已办结982个。城阳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民议事活动”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的平台,每位社区居民都有了话语权,更加拉近了干部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干群之间的“零距离”交流,“市民议事堂”议出了居民自己的幸福生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