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8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雄守雌
张 忱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雄”就是雄强,比喻刚劲、躁进;“雌”就是雌柔,比喻柔静、谦下。老子的意思是说,深知强势、刚猛的办法,却安于柔弱、安静的方式,既有全局的眼光,对“强弱”有深刻的理解,又能坚守谨慎的态度。

最近有两家知名券商宣布合并,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热烈回应。

并购是一种很明显的强势做法,根据传统的“规模经济”的理论,合并之后单位规模更大,实力更雄厚,效率也应该更高。这也是很多国内企业热衷于并购的原因之一:一旦交易达成,规模排名马上就会提高很多;而且,在一部分人的理解中,“做大”之后,“做强”便指日可待。

然而,事实并非总能如理论所“愿”,甚至有人提出了“傲慢假说”:傲慢的经理人忽略了合并交易带来的糟糕经济状况,公司合并是很不理性的行为。

合并带来的收益不佳,可能有经理人傲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于并购这种“雄强”的扩张方式,带来的规模扩张是明显的,而风险和成本往往是隐性的,容易为人所忽略,而这会使并购后的公司更加脆弱。

首先说规模,在一切顺利之时,规模效应的积极方面就体现得更加明显,可一旦形势逆转,各项资源出现意外的紧张,“大象”调头的灵活性就远不如“小猫”,付出的成本也要高很多。

另外,企业并购往往都会遇到公司治理机制和激励约束办法调整等问题,如果并购还涉及海外的企业,想象不到的“陷阱”则会更多。比如在金融危机中,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使被收购的金融资产和债务评估难度过高,工会对企业的压力与国内不可同日而语,更加苛刻的环保要求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以及很容易被收购价格和业务所遮蔽的税收问题,等等。而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增加并购的脆弱性。

如此说来,“雄强”的并购扩张未必能带来好的效果,交易完成之后,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投资者,都要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原来陌生的两股力量能否“拧成一股绳”。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不妨放手一搏;但如果心里没底,投资者还不如甘守“雌柔”,待形势明朗之后,再下手不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