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8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科集团:垃圾里淘出“绿色黄金”
本报记者 杜 铭

中科集团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为主线,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嫁接,将生活垃圾处置技术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走上了绿色环保产业之路

每天早上5点多,一辆辆封闭式垃圾转运车驶入位于浙江省慈溪市慈东滨海新区的慈溪中科众茂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将来自全市的生活垃圾运到这里焚烧发电。慈溪中科公司董事长李长青告诉记者,这个拥有2000吨日设计处理垃圾能力的垃圾发电项目,每年可发电2.16亿千瓦时,还可以利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进行热电联产,为慈东工业园的9家企业提供集中供热,“仅供热一项,按平均每天焚烧1500吨垃圾计算,可代替燃煤约300吨。”

中科实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张国宏表示,作为中科集团发展绿色产业的代表之一,慈溪中科是浙江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审核的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4.3亿元,每年可减排温室气体20万吨,使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中科集团在这条绿色产业路上已经走了13年。”张国宏说。

自2001年起,中科集团在浙江镇海、浙江慈溪、山西汾阳、四川绵阳、广西防城港、山西晋城等地投资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及其他环保产业项目,有的已经顺利运营,有的正在建设或项目前期准备中。

作为承担中科院科研成果转化任务的企业,中科集团敏锐地把握住环保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采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的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嫁接,走上重点发展环保产业的道路。10多年来,中科集团将生活垃圾处置技术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

作为一家同中科院有着渊源的企业,中科集团坚持从市场需求出发,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他们与中科院生态中心、大连化学物理所等开展合作,积极开展“烟气污染控制”、“富氧燃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将成果应用于环保项目。2012年和2013年,中科集团连续荣获“年度中国固废行业最具社会责任企业”称号。

中科人深知,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坚持加大研发投入,进行前瞻性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微量的有毒物质二恶英。中科集团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作所通过研究发现,在烟气冷却过程中,可削减烟气冷却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从根本上减少二恶英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二恶英阻滞效率可达70%以上。”中科集团副总裁方建华表示,这一研究正处在中试阶段,希望进一步降低成本,进入实用化阶段。

中科集团还积极把握环保产业发展新趋势,不断创新环保产业和资本运营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开拓新格局。2013年,中科集团和绵阳市投资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循环经济产业园”,采用BOO(建设—拥有—运营)方式。“随着市场发展,政府对于单一的产品和工程的需求逐步转向希望厂商能提供环境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这正是中科集团的优势所在。”方建华说。

另一方面,中科集团还积极开展新技术的研发,做好技术储备。集团和国内企业合作,开展提高余热锅炉参数的研究工作,将原工艺参数的主蒸汽温度由400℃提升至450℃,这项技术可使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效率显著提高,目前已在中科集团的在建项目中应用。

“中科集团环保产业的发展定位,是成为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内领先的覆盖投资、建设、运营全价值链环节的环境服务商。”张国宏认为,向环保服务业转型,有利于打造服务、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中科集团希望依靠中科院强大的科研实力,依靠科技、市场、资本的有效结合,换来“碧水蓝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