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明桥
编者按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城镇化都将是我国大中小城市必须面对的课题。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带着“新市民”奔跑,更多的三线城市、县级城市则要与农村一起向着工业化、信息化迈进。城镇化不是简单把农民转成市民,更不是直接把农宅建成楼房。新市民的生活、工作、社会保障,城市的规划、建设、产业结构,都需要更为细致的安排。本报将推出“小城•大镇•新市民”系列报道,寻找各地城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探讨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请读者关注。
城乡一体 用足用活每寸土地
春赏桃李夏观荷,秋闻桂子冬品梅,四季花开的湖北武汉市郊,吸引着一批批市民徜徉在田野花海之间;耕地、山林、水面,市内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每天都有各类的农村资源“挂牌拍卖”,搭起城乡之间资源要素流动的桥梁。在武汉市,现代信息科技和都市元素不断融入,推动着农业提档升级;同样,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都市里,农业农村的影子无处不在,来自田野乡间的时代音符绵延不绝。
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市民化?城镇化空间如何布局?农村产权制度如何改革?今年5月,武汉正式启动《武汉市新型城镇化暨全域城乡统筹规划(2014—2030年)》。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舒炎发表示,新型城镇化不是圈地造城,而是人口城镇化,把农民逐渐转化成市民,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根据初步构想,武汉市将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做好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工作,提出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及对策。
摊开“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图(2012—2020年)”,红黄绿3种颜色清楚地划出了种养业“禁止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适宜发展区”。整个城市中,哪里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用地,哪里是农业用地,哪里是生态保护空间,都有着明确界定。种养业、加工业、种业、林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等等,各项产业分别依据资源状况及市场需求合理布局。武汉把农业严丝合缝地嵌入到了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中,与城镇规划、工业规划相吻合,不可分离,也不容挤占。在这里,农业绝不是“盆景”般的存在,而是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这样的规划,武汉把全市84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寸不留地用足用活。现在,武汉发展工业园区,每个区至少10平方公里,但这不会影响农业,因为哪块地干什么,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域功能界定。
四化同步 都市承载美丽乡村
作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武汉正显露出强劲的跨越发展势头,当地的现代都市农业也随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武汉提供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先进生产要素,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转型升级适逢其时;
城市人口日益增加,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农产品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农业功能亟待开发拓展;
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支撑农业越发有力,各级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反哺农业力度进一步加大;
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武汉成为农村综合改革实验区,一系列新战略激发了武汉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活力。
“过去,我们对都市农业的认识就是城郊农业,比较简单。”武汉市委副书记胡曙光说,“现在,我们必须要站在‘四化同步’的大背景下,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去谋划都市农业。”
“十里飞如雪,江花相映白。”每逢芦花飘飞时,位于武汉蔡甸区沉湖湿地的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便会游人如织,连绵23平方公里的芦苇带为城市增添了不少色彩。
像这样的迷人景观,在如今的武汉四季不断。樱花、杜鹃、郁金香、油菜花、荷花、梅花……,各色鲜花次第绽放,亮出了武汉“新花城”的名片。据蔡甸区农业局局长胡昌林介绍,武汉市着力打造6大山水田园赏花区、两大花卉交易中心、两大都市赏花园和10大赏花景区,使得游客人数“井喷”,旅游综合收入大幅增长,对农民增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休闲农业是最常见的一种都市农业形态,但武汉却从其单一的经济功能中拓展出生产、生态、生活多种功能,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三次产业正在实现融合发展,带来的是城乡良性互动、农业产值的成倍上升、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胡昌林说,蔡甸区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抓住农民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这个关键,逐步归并和减少自然村数量,切实提高农民居住集中度,全区城镇化率达到78%以上。目前,全区小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20平方公里,形成了奓山省级重点镇、索河省级旅游名镇等一批小城镇建设亮点,成为农民就近就地转移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