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4年8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才培养需各方合力投入
远 志

中国期货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无论从市场规模、品种数量以及中介机构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最近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确立了拓展期货市场的指导思想,并从发展商品期货市场和建设金融期货市场两方面,系统勾画了期货市场的发展蓝图。

在此背景下,期货市场对复合型、创新型以及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必将产生巨大的需求,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期货行业人才数量和结构出现了较大的提升,但仍然难以满足期货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端的复合型人才仍然非常紧缺,甚至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从数量上看,期货衍生品行业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行业,一家小型银行就能有上万人,但整个期货行业才有5万人。从数量上看,期货从业人员是证券从业人员的十分之一,是银行从业人员的百分之一。

随着各类期货品种的推出,特别是金融期货的不断推出,行业的人才数量和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据中期协预测,到2020年,期货及衍生品从业人员的数量将比现在增长数倍才能基本满足行业需求。其中四十多个与商品期货有关的产业链上企业就有几十万家,与金融有关的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行业机构都对期货衍生品人才有迫切的需求。

从结构上看,整体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分工也不细,特别是精通某一品种,某一领域高端人才严重不足。很多从业人员都是最近几年才进入这个行业,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人才不多,产品与设计人员非常紧缺。衍生品市场需要为客户提供高度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应该是整个金融行业金字塔尖上的人物,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期货衍生品市场从业人员和银行业证券业以及其他机构还有差距。

破解这种现状,需要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共同推动期货行业人才培养再上新的台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市场相关各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路径。

高校在基础性理论研究和教学方面有天然优势,应更加前瞻性地加大对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的科研教学投入。交易所、期货金融机构在理论转换为实践,培养人才实战和应用能力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以更大的社会责任感为人才成长提供条件。实体企业的优势主要是体现在现货及实务方面,而相关协会则应发挥组织协调,整合资源的功能,在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方面发挥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