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迎来了久违的上涨,市场信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可是还有一些投资者愤愤不平:市场反弹了,自己还是没有赚到钱。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人总是理性的,这就意味着,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人的理性都像空气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实际上,理性只是人的一种面相。近来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发现,普通人具有不少情绪化、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只有挫败这些“心魔”,投资者才能在通往财富自由的路上走得更远。
参照物依赖
如果人总是理性的,应该总是倾向于追求最大收益或承担最小成本,愿意为好东西多付钱,为差东西少付钱。可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判断往往不会如此泾渭分明。
曾有这样一个实验,有两杯冰淇淋,冰淇淋A有7盎司,装在5盎司杯子里,看上去快要溢出来了;冰淇淋B有8盎司,装在了10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还没装满。实验结果表明,和“理性”假设相反,人们愿意为分量少的冰淇淋A付更多的钱:人们平均愿意花2.26美元买7盎司的冰淇淋,却只愿意用1.66美元买8盎司的冰淇淋。
诺奖得主卡尼曼教授等行为经济学专家由此实验总结出,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并非依据真实价值,而是依据与参照物的差异来作出的。比如在冰淇淋实验中,人们其实是根据在参照物冰淇淋中冰淇淋的视觉效果(满或者不满)来决定给不同冰淇淋支付的金额。
此类过于依赖参照物的非理性行为并不鲜见。比如说,在众多的理财产品中,人们一般总是倾向于挑选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一个,而下意识地忽略实际收益率的多寡;还有些投资者喜欢盲目攀比,只要比别人战绩更好,就洋洋自得,反之则垂头丧气。天相投资董事长林义相表示,有很多投资者都有类似的想法,赚得多了,就比较高兴,没赚到就不开心,开始怀疑自己。关键问题是决策的程序,投资者到底是依据什么来作决策,投资者对自己决策的依据到底有没有信心?
实际上,真正对投资人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是收益的绝对量,如果将相对收益水平作为衡量投资的标准,只会影响到投资者正常的投资心态。雪球财经资深分析师凌凤琪说,有些投资者看到重庆啤酒攻克乙肝疫苗的消息,就冲进去了,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连续的一字跌停。投资还是要遵循基本的逻辑,如果发现一些很不靠谱的概念,比如主流药厂都没有解决的难题被啤酒厂攻克了之类,虽然看起来要更加诱人,还是要谨慎一些。
亏损拖延症
除了过于依赖参照物,行为经济学还认为,人的不理性还体现在另外两个方面,在面临获利时,人们往往过于谨慎;而在面临损失时,又过于冒险。
再来看一个好玩的试验:第一环节,人们面临两个选择,A是肯定得到1000元,B是有50%可能得到2000元,50%的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人们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会选A,把风险降到最低。第二环节,同样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损失1000元,B是有50%可能性损失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会选B,甘愿铤而走险。其实,这两个环节一个是说的多赚,另一个说的是少赔,从财富增值角度来看,并无本质差别。但人们的选择却截然相反。
曾有相当多的投资大师在总结经验时都会提到“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而在不理性的支配下,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偏爱反其道而行之,盈利时选择落袋为安,一旦亏了就选择拖延战术,幻想V型反转的到来。如果说前者的影响只是错过机会,后者则可能导致损失本金、元气大伤。凌凤琪说,有的投资者这样操作,股价跌了10%不管,跌了20%开始加仓,等跌了40%,就干脆放手不管了,想的是反正买的是大蓝筹,公司也不会倒闭,总会回来的。可是像中国船舶这样的股票,当初300元,现在20多元,什么时候能回去,没有人知道,割还是不割,都是问题。如果当初不严格执行止损的方案,又不知道股价的底部在什么地方,在下跌过程之中就会很被动。人家说地狱还有18层呢,你没准刚到了第一层。
本金是种子,如果连种子都没了,又如何播种收获呢。如果记不住巴菲特的三条投资原则: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谨记第一条和第二条,也要记住那句老话:及时止损最为高。
林义相说,和个人投资者不同,专业投资者的投资纪律性要更强一些。他们会根据资金的性质,制订相应的资产配置策略,比如说这笔钱是干什么用的,它的投资目标是什么,能够承担多大的风险;一般也会在投资之前就设定好投资方案,例如股票上涨到何种程度止盈,下跌到何种程度止损,当然专业投资者也不能完全避免心理因素的影响,但一般地说,更倾向于按照既定的投资计划来操作。
未来市场的表现总是存在多种可能,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完全可知的,理性的策略就是避免过于冒险,在时机不好时保住本金,比在起风时飞到天上更重要。同时,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可能会有意外挫折出现,这个时候最需要坚持,小赚就走是等不到价值优势真正显现的。而对于某一项策略,不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都要保持怀疑态度,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参照物,很可能会有很不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