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澧县
葡萄种植实现智能化
本报记者 刘 麟

坐在办公室就可以种葡萄,这在湖南澧县已经成为现实。有“南方吐鲁番”之称的湖南澧县,葡萄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向科技化、高品质化推进。2013年5月8日,湖南省首条智能化葡萄滴灌生产线在澧县张公庙镇湖南农康现代葡萄产业园内投入使用。

这条智能化滴灌生产线,包括田间状态系统、专家远程决策系统和操作指令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电脑为每株葡萄苗施肥、浇水,还可以通过智能温室系统,控制葡萄的生长,实现温、光、气、水、肥智能化管理。如采用延后栽培技术,还可将葡萄成熟期推迟至元旦左右,并运用留树与冷藏保鲜新技术,实现本地葡萄产品全年供应,创造更好效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秘书长田淑芬研究员评价:“这是全国葡萄产业智能化程度最高、种植最科学的一个示范园,对葡萄产业将是一次质的提升。”

在这个背景下,葡萄种植如何科技创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品质,卖出好价钱,这是目前澧县县委、县政府思考的新问题。7月26日至27日,全国葡萄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澧县召开。200余名从事葡萄种植、研究、产业发展的专家学者等汇聚一堂,分享葡萄种植的经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晁无疾说:“当前,我国葡萄产业正处于一个由葡萄生产大国向葡萄生产强国转化的关键时期,重视科技创新是实现这一转化的重要战略保证。”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发展,澧县葡萄产业初成规模,目前全县葡萄生产总面积3.5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5.8万吨,酿酒加工3000吨,预计今年葡萄产业总产值在5亿元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