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撑起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盾牌
本报记者 李争平

作为国家和军队药品研发的重要骨干力量,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药物合成研究室组建53年来,为国家、军队医药研究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H5N1、H1N1、H7N9流感疫情暴发和超级耐药细菌出现之际,他们率先研发出的“军科奥韦”“帕拉米韦注射液”“替加环素”系列药物,成功打破西方国家对流感防治特效药物的技术封锁,为我国自主防控流感疫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研制的我军针对神经性毒剂的系列创新防治药物,显著提升了我军防化医学卫勤保障能力。近日,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该室“药物创新模范研究室”荣誉称号。

研究室的一排冷藏柜内,分层摆满了拇指大小的绿色小瓶。“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合成的全新结构化合物,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员李松介绍说。

我国是糖尿病发病率世界第一大国。长期以来,降糖药市场被外国专利药品垄断。李松带领科研团队利用掌握的分子设计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全球唯一的罗格列酮钠盐制剂,发展成我国唯一拥有化合物自主知识产权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上市后为我国亿万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病毒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为了早日解除患者病痛,他们加快创新步伐,针对重大疾病治疗药物,在特殊的战场上一次次发起冲锋。

2005年,H5N1禽流感疫情蔓延。我国紧急向国外制药公司订购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的流感防治药,但得到的答复是:“先交订金,4年后供货。”

为了尽快实现国家战略性药品的自主保障,这个团队主动请缨研制流感防控药物。日夜攻关,换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流感特效药“军科奥韦”。依靠世界首创的新生产工艺,他们圆满完成了当年50万人份的药品储备任务。

2009年4月,流感病毒“改头换面”再次袭来。一个月内,世界卫生组织逐步将预警级别由4级提高到6级。我国决定紧急储备1300万人份流感药物,年底前完成2600万人份储备任务。药物合成研究室再次立下“军令状”,他们主持建成全球单产能力最大的流感药物国家专用生产线,提前18天完成战略药品储备任务。

“药物合成研究室主持建立的防控流感大流行药物和应急生产体系,彻底摆脱了关键时刻战略性药品买不到、买不够、买不起的困境。”中国科学院院士、毒物药物研究所所长张学敏说。

“多年来,他们始终瞄准重大疾病开展药物研发,让老百姓用上了放心药、廉价药,真正做到了真情爱民、真心为民、真实惠民。”研究所政委乔军中说。

截至目前,他们先后申请发明专利153件,获中、美、欧盟等国授权发明专利110件;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荣立集体一等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