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对于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的甘肃民勤人来说,生存靠什么?
“守住这条沙漠隔离带,这是民勤生存的保障,我们决不动摇。”民勤县委书记费生云语气坚定地说,“民勤的荒漠化面积从过去的94.5%下降到目前的不足90%,我们还要坚持下去,把‘治沙’和‘富民’结合起来。”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环沙的恶劣环境使其成为我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锁住两大沙漠的合拢,不仅是民勤人的家园保卫战,也关系到作为丝绸之路“黄金通道”的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民勤人一边种地,一边治沙。然而,要阻止沙漠的前进,不仅要防风固沙,还得“忍痛割肉”,关井压田。
2006年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以来,民勤人毅然关闭机井3000多眼,压减配水耕地面积44万多亩。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黄案滩,是民勤县实施关井压田面积最大的区域。记者在这里看到,随着农业生产的退出,当年关闭的机井中,有7眼井自流成泉,芦苇、百刺等10万亩植被群落逐步恢复。
沙漠面积控制住了,百姓生活也富了起来。“别的地方什么挣钱种什么,在民勤,什么既节水又挣钱才种什么。”费生云说。泉山镇和平村的王佳德站在自家地边上,看着长势喜人的枣树,跟记者约定,“再过两三年你来看,我这片枣树就能挣钱了。”历经多次种植结构的调整,他最终在政府引导下找到一条“既节水又挣钱”的路子。
王佳德告诉记者,近几年,县里鼓励发展特色林果业,组织村民代表去新疆若羌观摩当地枣业发展。“看到人家一亩枣园最少收入四五千元钱,耗水才300立方米左右,大家心里有底了,政府还补助我们,一亩枣树350元,一亩葡萄1300元。”
2010年以来,民勤按照“国家有投入、科技做支撑、农民有收益”的原则,大规模开展治沙造林,不仅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还发展了30.97万亩特色林果业,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有效阻隔了两大沙漠合拢。
不仅如此,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民勤未来还将加强与中亚地区在沙尘暴预防和尘源地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合作,与有关国家协同开展荒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锁住沙漠的前进后,民勤人并没有满足,他们开始“沙里淘金”,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被称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通常寄生在沙生植物梭梭的根部。在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线老虎口,10万亩扎根沙漠的梭梭林一望无际。民勤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正带着记者走进沙丘,刨开一株梭梭旁的黄沙,一丛肉苁蓉令人惊喜。段正告诉记者,他们承包治理了7000亩沙漠,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一亩梭梭林现在能产100公斤左右的肉苁蓉,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非常好。”
民勤县林业局局长李文仁介绍,为鼓励群众、企业承包治理沙漠,县里积极发展沙产业,目前已完成承包治理经营35万亩,其中有5万亩是推广示范梭梭接种肉苁蓉,沙产业在民勤已成为新兴产业。
从治沙到用沙,从战天斗地到“沙里淘金”,民勤人在沙漠夹缝的坚守中不仅找到了生存之道,还在向西开放的战略中找到了生态富民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