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争平
“浪迹海疆志不渝,报效国门愿舍躯。化作清风慰长空,留待明日论英雄。”一首小诗,道出了南沙守备部队原气象工程师李永强忠诚奉献守卫南沙的壮志豪情。今年2月23日,在乘船执行南沙华阳礁气象站升级改造任务时,面对被突然袭来的巨浪掀翻船艇落入大海的险情,这位海军上校不顾个人安危,将两名落水战友推上浅滩,自己却被无情的“拍岸浪”卷入深海,不幸壮烈殉职,永远留在了他魂牵梦绕的南沙。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时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学员队教导员的王立坚清楚记得,1993年7月,来自南海舰队的毕业生李永强,因品学兼优被学院列入推荐到大机关工作的名单。然而,李永强义无反顾地向学院党委表示,“南沙有一个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地位作用非常重要,去那里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我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1993年8月,李永强第一次登上永暑礁。尽管对南沙礁盘恶劣的生存环境已有充分心理准备,但气象观测站简陋的工作条件还是令他吃惊。几张破桌椅,几件简陋的人工观测仪器,连一本专业教材都没有。李永强早就知道,这个观测站是我国受联合国委托建立的,采集的气象数据要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国际间的交换共享。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观测站在自己这一代官兵手中变模样。
南沙太艰苦,给多少钱也没有工程队愿意上礁施工。为了让观测站尽快变样,李永强和守礁官兵白天顶着烈日扛水泥、修设施,一扛就是上百袋;晚上伴着星光研究图纸,熟悉新装备操作性能。短短3年,气象数据卫星接收系统、通信接收系统、自动潮位监测仪等10项设备站点在他们手中建了起来,观测站面貌焕然一新,李永强也从学生官成长为南沙带兵人。
过去,南沙海域气候、气象资料极为缺乏,气象技术人员业务培训都是靠“老气象”言传身教。
为了填补培训教材的空白,每次轮岗下礁,李永强没有回家休假,而是泡在广东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舰队水文气象中心,查阅资料、请教专家。3年里,他收集整理了20多万字气象观测相关资料,带领气象分队官兵编写出10多万字的《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结束了南海海洋气象业务培训没有专业教材的历史。
光阴荏苒,21年过去了,从第一本南沙水文观测教材,到第一套大气波导站;从第一份电子气象数据报表,到第一套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李永强带领分队官兵创造了南海气象史上10多项第一,永暑礁海洋观测站也在国际海洋观测领域中脱颖而出:累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50多万组,创造了连续6000多天零差错的纪录,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海洋局高度赞誉。
做一颗铆钉永远铆在南沙礁盘上
在南沙守备部队工作的21年里,李永强27次上礁值守,累计长达86个月,是守礁时间最长的干部之一。他的岗位曾几经变化,技术员、分队长、教导员直至上校工程师,但他说,“在南沙礁盘上,党员干部不分职务高低,也不分行政干部和技术干部,都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
那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抢修。现任永暑礁气象分队长刘伟元清楚记得,去年11月,超强台风“海燕”突袭南海。气象观测塔顶端新安装的观测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气象数据无法采集。
“当时,10级大风把20米高的观测塔吹得摇摇晃晃,暴雨打得人睁不开眼。大家争着上去检修,老李抢过安全绳往腰间一扎说,‘这套系统是我装的,让我来!’狂风暴雨中,他在塔上干了两个多小时,排除了故障。从塔上爬下来,一下就瘫倒在地上。要知道,他已经46岁了,是我们中年龄最大、军衔最高的。”刘伟元有些哽咽地回忆说。
佩戴着上校军衔的李永强,是目前南沙守备部队资历最老、军衔最高的战位长。“其实,战位长就是战斗小组长。老李作为一名高资历的技术干部,把战位当战场,把守礁当打仗,工作中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兵,真是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南沙守备部队部队长熊云感慨地说。
近年来,随着高新装备陆续列装部队,上校战位长李永强率先在分队“学高科技、钻信息化、练新战法”,开展特战技能训练,带领官兵摸索出岛礁防卫作战新路子,成功处置突发海空敌情500多次。为使气象观测在未来信息化海战中充分发挥作用,他先后撰写了《信息化战争中气象保障的几点思考》等10余篇军事学术论文。
曾有人问过李永强,“你这样拼命守礁,到底值不值?”他淡定地说,“到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选择。只要南沙需要,我就会像铆钉一样永远铆在南沙礁盘上!”
南沙守备部队政委胡天明告诉记者,今年1月,李永强刚刚下礁休假,但他听说上级要全面更新南沙气象观测设备,立即请缨出征。没想到这一去,为救战友,竟永远留在了南沙。
南海舰队政委王登平说,李永强是南海舰队官兵拼将热血守海疆的生动写照,是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杰出代表,他留下了当代革命军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港城湛江狮子岭烈士陵园,烈士的墓碑像一本书,静静地展开在草坪上。犹如李永强盘腿而坐,守望着南海,守望着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