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铁基超导、诱导多能干细胞……这些重量级科研成果的背后;陈竺、白春礼、王志新、刘德培、田刚、卢柯……这些著名科学家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的后盾——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杰青基金究竟有何“魔力”?“窥一斑而知全豹”,近日记者走访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几位“杰青”获得者,试图挖掘其背后隐藏的秘密。
青年科学家的“第一桶金”
基础研究厚积薄发,科研经费能否有所保障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学家们的创新激情能否持久迸发。正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实验室主任田中群感触良多:“如果老是让科研人员为经费操心,很难期望取得原创性的突出成果。”
刚回国不久的田中群从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研究,然而几年过去科学界却认为SERS已到了“穷途末路”,就连其导师也劝他“悬崖勒马”。眼看经费紧缺,研究难以为继,田中群一度犹豫“要不要放弃”时,1996年的杰青基金真的是雪中送炭。凭借这“第一桶金”,田中群的研究得以继续,终于成功在铁、铂等7种过渡金属电极上直接获得高质量的表面拉曼光谱信号。如今,以其为理论基础研制的极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已被应用于糖尿病的血糖和肿瘤细胞的快速检测,及微量毒品和炸药检测、无损伤鉴定古画等。
类似的经历同样发生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郑南峰身上。2009年,32岁的他入选“杰青”。“当时最大的问题是缺钱,想研究贵金属因为没钱只能搁置,200万元的杰青基金是场‘及时雨’。”郑南峰说。今年5月,他带领课题组用铂金和铁镍氢氧化物成功研制新型催化剂,可在室温下更加有效和廉价地去除一氧化碳,研究成果发表在顶尖的《科学》杂志上。
田中群、郑南峰口中的“杰青”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项制度创新。那时,我国科研队伍论资排辈之风盛行,人才“青黄不接”现象严重,不少海外人才虽有回国愿望却担忧国内科研经费跟不上。由此,1994年杰青基金正式设立。
栉风沐雨二十载,人才蔚起国运兴。而今,杰青基金资助总额44亿余元;资助优秀青年科学家3004名,其中14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5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为自由探索插上翅膀
自由探索是前沿研究的核心要素,在基础研究领域更是如此。然而,多年来我国的科研经费多采用项目制,按照国家的需求在多项科技计划中设置课题、定位研究方向,而科学家的自由探索往往由于没有对应课题可申报,得不到经费支持,研究无法开展。
曾面临这一困扰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夏海平,就是因为结缘“杰青”有了4年自由探索的时间:2009年,夏海平顺利申请到杰青基金,此后他不再像以前一样着急发文章,而是叮嘱自己的课题组,“不管什么结果先做两年实验再说”。于是,大家开始“撒了欢”地进行金属杂芳香化学方面的探索。
超常付出换来不俗成果。虽然整整4年时间,夏海平没发表一篇论文。可如今,他带领的团队却在该领域取得两项突破——实现物质芳香性转变、大幅刷新卡拜碳键角的世界纪录,并首次合成并分离出全新芳香性物质金属杂戊搭炔,有望实现在生物医学、光电材料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这是非常出色的、令人惊异的成果。”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Roald Hoffmann评价道。
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梁文平介绍,对有科研潜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杰青基金不过细约束研究方向,主要根据申请者以往的研究工作情况和学术思想是否敏锐来评定,并不硬性要求几年之内必须出成果;而且,受资助者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经费投入的科研方向自由支配。
“解决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家的自由探索,杰青基金恰恰遵循了科学研究的这一规律,摒弃急功近利和浮躁情绪,坚持自由探索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闻中心主任张香平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杰青基金的资助下,一项项世界级难题被攻克:
实现百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被Science评为2012年度十大新闻亮点;
首次直接观察到分子间氢键,为化学界争论了80年的问题研究提供了直观证据;
合成纳米孪晶结构极硬立方氮化硼,带领中国材料步入“硬时代”。
是荣誉更是责任
20年倏忽而过,如今争当“杰青”已成为很多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第一奋斗目标。因为它不仅意味着200万元的杰青基金,更意味着其学术能否被科学界认可和肯定。
“‘杰青’不太在乎你做什么,它更看重你这个人是否值得投资,因此在国内做学术,成为‘杰青’是一项荣誉,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获得了这个荣誉,就要努力工作对得起它。”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泉明说。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江云宝亦有同感:“‘杰青’似乎有一种魔力,一旦入选学者们便有了更大动力,这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促使‘杰青’们更加努力地工作,而这也感染、激励着更多身边的人。”据统计,全国化学专业422位“杰青”获得者,厦门大学就有23位,他们如今已成长为我国化学基础研究的中坚力量。
这一切与杰青基金的严格评审、考核分不开。“谁行谁就得,不看别的条件”,梁文平介绍,“杰青”看重的是申请人的能力和潜力,其申请、评审、顶层设计等各环节都由专家主持,需“过五关斩六将”方能入选,而这绝非一两篇文章就能够体现的。
如何让杰青基金发挥更大的作用,支持更多青年学者脱颖而出,也是“杰青”们一直探讨、关心的话题。
厦门大学教授吕鑫说,随着物价上涨,目前杰青基金200万元资助金额有些偏少,希望资助额度能够有所提升。
厦门大学教授王野认为,杰青基金在资金方面应该更加“灵活”,“应该借鉴一下国外的相关经验,尝试给优秀杰青们追加一部分后续研究资金,因为一些重要的基础研究值得用一生去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杰青’们更应注重解决所在领域的发展瓶颈问题,即‘短板’方面的问题,即在‘取长补短’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补短方面,通过突破瓶颈问题而实现引领作用”,田中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