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 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酷暑丢进那一弯浅流
□ 王金虎 李 琨

炎炎夏日,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一袭凉风吹过。在这个暑期,我们哪儿凉快去哪儿,在山海之间寻觅那些避暑的好地方

头顶的烈日烤得发烫,吸进去的空气是粘稠的,柏油路变得软软的仿佛踩在橡皮泥上,清凉在此时是一个奢侈的字眼。“这里的平均气温只有22.8℃”,你没听错,是夏季,是在我们整个城市如同一口巨大蒸锅的当下。再挑战一下你被酷热折磨的几近崩溃的神经:这里,晚上睡觉居然要盖被子;这里,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米2万个,为内陆城市的20倍。对了,这里,是海风送爽的长岛,被誉为“海上仙山”,是中国唯一的海岛国家地质公园。

站在从蓬莱开往长岛的轮船上,凉凉的海风吹在身上,全身毛孔倏地一紧然后再慢慢张开,身体里积蓄多日的热气纷纷逃离出来,化作一团水汽凝结在皮肤上,摸摸胳膊,竟是冰冰凉凉,这就是海岛夏天的感觉吗?

远眺长岛,满眼的葱绿,整个岛看起来像个绿色的草帽扣在蔚蓝色的水面上。其实,长岛全称叫长山列岛,由32座岛屿组成,像撒在渤海海峡里的32颗珍珠,将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串在一起。

半个小时的航程,让我实现从酷暑到凉秋的转变。一下船,事先联系好的“渔家乐”老板已经等在码头,一顿平常的渔家晚饭,让我尝到了真正的海鲜滋味。渔家大嫂盛了满满一盆的扇贝、海蛎子、青口端给我说:“先开开胃,这都是刚刚‘登陆’的,不在岛里根本吃不到这么新鲜的!”平日里扇贝、海蛎子都是论个吃,这会儿一大盆摆在眼前,欣喜自是不言,赶紧抓一个塞进嘴里,热腾腾的汁水混合着新鲜海鲜特有的细嫩口感,还来不及仔细品味就直接咽下去了。桌上很快就堆起了一座贝壳山。接下来,粉条焖黑鱼,咸鱼玉米饼,鸡蛋蒸海胆,金钩海米拌黄瓜,还有巴掌大的鲅鱼饺子,这时候只恨自己没多长几个胃。大哥给我介绍说,新鲜黑鱼下锅后鱼鳍都是竖着的,同锅的粉条吸足了鱼鲜味和咸香味,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玉米饼子用柴火大锅做,焦香适中,就着自己腌制的小咸鱼,世间美味不过如此;海胆生吃最鲜嫩,但怕客人肠胃不习惯就先用鸡蛋蒸着吃;金钩海米是长岛特产,野生小红虾捞上岸后直接煮熟晒干,绝对绿色纯天然。只顾埋头吃的我话腾不出嘴,只能不停地点头应着。

晚饭后站在阳台上吹海风,几盏昏黄的路灯点缀在漆黑的夜里,没了车马喧闹,有的只是暗处的小虫长短不一的鸣叫声,抬头竟能看到早已消失在城市夜空中的星星,享受眼睛和嘴巴的双重盛宴。

第二天,听渔家大哥的建议,租辆自行车开始了环岛行。轻柔的海风,路两边摇摆的柳枝,躲在树叶后面叽叽喳喳的小鸟,感觉自己肋生双翅。一路向北,经过望夫礁,跨过由颗颗卵石堆砌成的玉石街,路过“海角苍波远,滩头白石圆”的月牙湾,到达北长山岛的最北端——九丈崖。“崖高九丈,壁立千寻”,千万年狂风海浪的淘涤,使原本垂直的石壁底凹上凸,出现了大于90度的倾斜,即便烈日当空,崖下却总能保留着一片阴凉,使崖上崖下形成两个天地,大有“阴阳割昏晓”的意境。九丈崖南坡,是著名的珍珠门遗址,属四千年前的东夷文化。站在这长满蒿草、开遍黄花的山坡上,眼前浮现出远古人类在此狩猎、捕鱼、修造茅舍的情景,不知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来到这海中孤岛,在此扎根繁衍生息,最终成就了这“海上仙山”的美称?

长岛还有处不可不看的美景——南长山岛最南端的黄渤海交汇线。南北长山岛蜿蜒如龙,最北端的九丈崖如昂然翘立的龙头,龙尾则是最南端林海公园里的长山尾。尾东是黄海,尾西是渤海,无论潮涨潮落,黄海的海面好像总比渤海的海面高出一点,两处海水一交汇,在海里画出一道倒“S”形的波浪,逐渐绵延消失在远处,颇有些“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感觉。

从山上下来已是傍晚,在海水浴场游玩的人们身上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锦缎,享受着最后的阳光。旁边的大排档也开始忙碌起来,临海而建的玻璃房子里人声鼎沸,游人站在水箱前挑选看中的海鲜,老板站在烧烤炉前,一把调料撒上去,火苗噌然升起,照红了客人满是喜悦的脸庞。一个小伙子带着吉他自弹自唱,唱到高兴处一瓶啤酒灌下,周围响起一片叫好声。这是长岛一个普通的夜晚,一瞬间,心底升起一丝惆怅,要是能长久留在这清凉世界该有多好!

临行前,和渔家大哥、大嫂道别,他们送我一个自制的渔绣香囊,祝我一路平安。握着这小小的香囊,心里总会荡漾着那一弯浅浅清流,丝丝清凉顿时沁入心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