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靠卖地获得发展资金,形成所谓“土地财政依赖症”延续了好些年,已经不是新闻。然而,当财政部最新公布2013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超过3.9万亿元的惊人数据时,还是免不了让许多人既大开眼界,也大跌眼镜。用网友的话形容:见过卖地的,没见过像这样卖地的。这虽然是一种调侃,但反映出公众对“土地财政”的明显忧虑。
从这几年的数据来看,至少截止到2013年,各地卖地收入在逐年增长。当然,对这种收入增长我们首先要澄清一个事实,就是这些钱并不是地方政府全拿走了,并不是纯粹的财政收入。比如,这部分收入中要支付征地和拆迁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等,要拿出一部分进行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投入,要计提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此外还有部分勘探、规划开发费用等等,然后才可以由地方财政作为收入支配。
澄清这个事实,并不是表明土地财政“费力不讨好”,卖的多、得的少,更不是要为土地财政依赖进行开脱,而是要提出对这种土地收入增长的疑问,为什么即使卖地收入真正成为财政收入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地方政府还是热衷于卖地?一个直接的答案就是,一些地方政府拿地太容易、太轻松、太便宜。只有得来全不费工夫,才会动不动就打土地的主意,打农民的主意。
地方政府卖的是什么地呢,按照我国的法规政策,卖的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怎么来的,除了本来就属于城区、属于国有土地的部分,其他基本是农地通过政府征收转换来的。据中国人民大学等几个机构联合调研,这些年地方政府每年要从400万个农村居民手中征地。政府征地,通行办法就是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进行,但是在现有法规政策框架下,对公共利益的界定非常宽泛,一些地方可以随意解释,农民不同意也无法拒绝。东部沿海某县领导说,他在任时把未来50年要征的地都圈进来了。一些地方征地随意性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以什么价格征地,农民讨价还价的空间很小、话语权有限。这些年各地发生的征地矛盾,十有八九是因为征地补偿费用不合理、不公平、不到位引起的。由于征用农地简单、廉价,致使农地递减速度居高不下,而土地财政收入逐年增长。这种简单土地财政带来的后果很可怕,既是简单粗放发展的原因,也是简单粗放发展的结果,是各种矛盾与问题发生的内在因素。
比如,在土地财政导引下,一些地方提到发展就是经营土地、圈地卖地;一些园区、企业粗放用地,该用一亩地可以扩到二三亩甚至更大,一些城镇不切实际的大广场、大楼堂纷纷呈现,一些地方肆意囤地圈地,动辄上万亩农地圈而不用;一些地方本来可以通过开发修整不占用好地、熟地,现在颠倒过来,占地就是成片的农地;一些地方因此滋生大量权钱勾结、官商勾结腐败案件,据有关部门透露,这些年发生的土地事件,背后大多与腐败问题有牵连。
所以,在土地财政的背后,其实是各地的发展观、政绩观和民生观的综合表露。不可否认,现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还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土地出让、农地减少不可避免,但如果只是习惯性地把眼光盯在卖地上、盯在农地上,后果将难以想象。
该转变发展思路了,“土地财政”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