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则瑾
走进上海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记者眼前一亮。这个老旧小区整洁而温馨,在绿树掩映下,老人们坐在长椅上聊天,孩子们在一旁玩耍。小区门口还伫立着一个一人高的卡通熊猫,这是专门回收废旧衣服的回收箱。
走进居委会,“绿主妇”三字映入眼帘,这是凌云“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在这里,有一支“绿主妇”家庭可再生废弃物回收志愿服务团队,领头人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尚艳华。
说起“绿主妇”志愿服务队的诞生,尚艳华感触良多。2011年4月的一天下午,办公室来了一位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志愿者姜玫瑰,她希望在小区开展垃圾减量化项目。
起初,尚艳华有些犹豫。她知道,小区以前推行过垃圾分类,但并不成功。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尚艳华拨了一通电话,15分钟后,10位家庭主妇来了,第一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培训课开课了。第二天一早,10位“绿主妇”开始了第一次行动。她们在小区门口设了两个摊,把那些可回收的物品用绳子穿成一串,居民们都来看热闹。1个月不到,小区就有300户居民加入她们的队伍。
尚艳华说,让她没想到的是,小区居民们热情很高。大家在家里把塑料袋、包装纸、利乐包,擦洗干净叠放整齐。到每月底,垃圾减量回收的日子,就分门别类地送来,第一个月就收集了50公斤可回收垃圾,到了今天,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每月250公斤左右。
每到回收日,“绿主妇”们都忙着分类、过秤、登记。几天后,“绿色账户”公益组织会来车将包装好的塑料垃圾拉走回收再利用。
项目走上正轨了,尚艳华又开始琢磨怎么让居民持续保持参加垃圾减量化项目的热情。一次和地球村的志愿者聊天时,尚艳华得知,北京有很多人在阳台上建小菜园,也就是所谓“一平方米菜园”。尚艳华找到居委会花卉小组,请他们培育一些茄子、辣椒和西红柿秧苗,免费送给居民。结果,不到3天,300盒秧苗就被一抢而空,没抢到的还不高兴。
尚艳华心里有底了。她动员居委会的年轻人跑到郊区农场买秧苗,后来又专门买金山困难妇女种植能手育的秧苗,分送给居民种植。到2012年底,1000多户居民加入“一平方米菜园”种植行列。
来到“一平方米菜园”的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这里有风力发电设施,有水车,植物靠收集雨水灌溉。墙上是一排排立体植物,地上,一盆盆五彩小辣椒既可观赏又可品尝,3块乒乓桌大的田里种着萝卜,那是做亲子互动用的。尚艳华说,这里收获的蔬菜会送给社区的独居老人和困难群体。
尚艳华说,在居民中推广“一平方米菜园”,意在为居民建起一个平台,吸引更多居民走出家庭感受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适应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今,尚艳华和她的“绿主妇”家庭可再生废弃物回收志愿服务团队已经成了当地的名人。不止梅陇三村的工作越来越顺利,还带动了凌云街道其他小区的居民。统计显示,“绿主妇”成立3年多来,已累计回收废旧塑料及利乐包装超过27吨,回收用于再生城市资源的废旧衣物超过27吨,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资源回收、废料加工、成品回流”的资源再利用模式,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