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强面弱”是目前我国面粉加工业普遍面临的困境,寻何种途径突破市场困境?记者走进被农业部授予“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的山东滨州中裕公司实地调研,探寻小麦加工企业如何形成从生物育种、良种繁育、推广种植、收储、初加工、食品加工、深加工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完整小麦循环经济产业链。
种植源头选育良种
“强筋小麦、抗旱小麦、富硒黑麦……小麦试验田里品种丰富多样,不同的品种有着不同的育种目标。”在中裕的农作物新品种繁育基地,公司产业化办主任、农艺师尹龙泉边搓着手中的麦穗边介绍说。
小麦质量是面粉质量的基础,小麦的质量又取决于麦种。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郭天财认为,我国小麦的质量结构有待改善,主要是缺少适宜生产高品质的面包粉和糕点粉的优质强筋小麦与弱筋小麦,缺少制作高品质馒头和面条的优质中筋小麦。
中裕重视对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是全国最早获得独立小麦育种权的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培育出了优质小麦品种“裕田麦119”等。山东农大教授田纪春先后参与了中裕多个良种的培育。如今他的学生李恒钊、关西贞和杨明已签约中裕,成为公司研发团队的成员。
与普通小麦加工企业不同,中裕的小麦种子来自自己的育种基地,原粮也主要来源于自有和签约种植基地。中裕公司与农民建立了订单式合作模式,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建立了100余万亩优质的小麦种植基地和6.5万亩育种基地。在优质专用小麦推广中,中裕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在市场价基础上加价10%敞开收购。同时,建立核心示范基地,推行免费供种、免费播种和免费收割,帮助农户每亩新增纯收入近300元。
“推广之初,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优质麦种规定每亩仅能播种15斤,可麦农习惯了每亩撒30斤种子。科技人员到地头挨个作解释。”李恒钊说,优质麦种提高了小麦抗倒伏、抗病害能力,有利于大幅度提升种植规模。
提升初加工附加值
滨州市滨城区粮食局局长郭良说,眼下,小麦丰收,货源充足,但全行业加工一吨小麦的利润平均不到20元,有些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面粉加工企业如何突破困境?“依靠科技、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我们的选择。”公司总经理张志军说。
据统计,在我国近万家面粉加工企业的11100多条生产线中,仅有不到2%是从国外引进的较先进的面粉生产线。中裕的第一条年产30万吨面粉生产线是从德国进口的。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赵成礼说,生产线出粉口多达71个,小麦能被加工成为50多种指标不同的面粉。这些面粉经过精确的在线配粉系统最终成为不同用途的专用面粉。
“面粉生产要根据每批小麦质量和基础粉质量的不同进行相应调整,配麦和配粉是面粉加工企业的核心技术。”赵成礼说,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进口了全套的检测、化验设备。通过不断地进行实验室小试、面粉与食品加工生产线中试,来检测面粉品质。在拉伸实验室,记者看到,检测员赵素珍正在进行筋力强弱测试,这样可以确定所和出的面粉最佳吸水率和稳定时间。
据介绍,所有进入加工环节的小麦必须经过原粮部、研发中心、品控部等三个部门的三级质量检验,才能作为合格原粮入库。一粒小麦从原麦到面粉要经过4大工段78个工序。生产出的面粉一部分销往全国各地,一部分再被传送到面条生产线。至此,小麦初加工的环节已经走完。
拉长循环经济链
除了面粉、面条、面包等初加工产品外,中裕还发力小麦深加工。中裕公司生产部主任满其坤介绍,公司深加工主要生产小麦蛋白粉、小麦淀粉和特级食用酒精。“我们生产的小麦蛋白粉产品,每吨价格高出同类产品3000元至5000元,主要销往高端食品企业和出口欧美。特级食用酒精部分销往高端白酒企业,部分销往大型制药企业。”
“如此多的工序,自然会有废弃物产生。在循环利用方面,我们实现了四变。”张志军说,沼气变蒸汽和电能,为深加工提供热能和电能。如今,厂区全部热能都来自沼气。污泥变为有机肥,供应到小麦基地。沼液变成液态肥,通过管线输送到小麦育种基地。酒糟则变成饲料,用于养猪。
很多人奇怪,中裕为啥要做饲料,还要养猪?张志军解释说:“小麦深加工后仍然有废料,这些废料其实是无污染的有机物。经过尝试,生产固态饲料的成本太高,生产液态饲料成本极低但又不宜于长距离运输。于是,发展我们自己的养猪场成了必然的选择。目前已建好年出栏3万头的养猪场。”
据介绍,今年中裕计划建设年出栏70万头的良种猪场。规模扩大后,液态饲料运输将从车辆运输转变为管道运输,猪舍内的饲养系统也将全面实现管道化和自动化。同时,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沼气用于猪舍取暖、发电,而沼渣、沼液再作为肥料用于小麦基地培肥。
“全产业链的建成,使我们核心产品的调整有了很大空间,但无论将来怎么调整,围绕‘农’字,紧扣‘生态’,发展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大计是不会变的。”张志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