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知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4年7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洋卫星——
海洋科技掀起蓝色创新潮
本报记者 韩 霁 实习记者 王代强 孙 艳
“海洋石油981”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代表了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
“海洋二号”卫星实现了我国卫星遥感能力水平的大幅提升。
江苏盐城大丰市1万吨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项目首台生产线成功调试出水。

7月11日是第10个中国航海日。伴随着建设“海洋强国”的号角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我国未来的发展空间正加快从陆域向海洋延伸,进入陆海统筹发展的新阶段。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最重要的特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离不开科技引擎。海洋经济的转型,也助推海洋科技加快从支撑为主向支撑与引领并进的转变——

俯瞰海疆的“千里眼”

国家海洋局近日编制发布了《2013年中国海洋卫星应用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卫星在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灾害预警报、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地处西北太平洋西岸,全世界38%的热带风暴发源于该海域,平常年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0亿元左右,严重年份超过100亿元。以1997年的“9711”特大风暴为例,仅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70多亿元。海洋卫星的投入使用,提高了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大大降低了海洋灾害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

专家指出,海洋卫星还能够高效、快速、经济地测量海洋重力场,发现海底地质构造和油气储藏区域,探明海上油田和海洋资源等。据了解,我国海外现有的1000多艘远洋渔船,形成了3亿美元的资产和50万吨的远洋渔业生产能力。可是,全球渔场信息匮乏制约了远洋渔业的进一步发展。利用海洋卫星可对全球渔场作普查,科学估算渔场资源潜力,为制定渔业政策提供依据,预报渔场业务。

据了解,“九五”以来,我国已经成功发射3颗海洋卫星。第一颗海洋水色卫星(HY-1A)于2002年5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圆满完成了海洋水色功能及试验验证;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HY-1B)于2007年4月1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现了海洋卫星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过渡;第一颗海洋环境卫星“海洋二号”于2011年8月中旬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开启了我国全天候、全天时监测全球海洋动力环境的新时代。

2012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陆海观测卫星业务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确定在“十二五”末及“十三五”期间将发射8颗海洋观测业务卫星,其中包括海洋水色星座4颗,海洋动力环境星座2颗和主用于海洋的雷达星座2颗。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介绍了我国海洋卫星发展规划:“按海洋水色环境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雷达卫星三个系列发展我国的海洋卫星,建成天地协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产品丰富、信息共享、服务高效的覆盖我国近海、兼顾全球的国家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实现产品多样化、数据标准化、应用定量化、运行业务化,满足海洋监视监测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要求。”

海水淡化

破局解“渴”的开源术

今年3月,江苏大丰市1万吨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示范项目首台生产线正式调试出水,可日产直饮水5000吨,水质满足国家饮用水标准。相比传统海水淡化使用煤炭等传统能源所造成的二次污染,该项目在没有任何网电支撑情况下,由1台风力发电机直接提供电源。这种集成系统对解决海岛等偏远地区的淡水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海水淡化已经成为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对缓解沿海缺水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产水规模89.95万吨/天,广泛应用于沿海电力、石化、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及海岛的生产生活用水。通过淡化的海水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气候影响,水质好,保障了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

“浓缩海水污染是海水淡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其降低成本的主要渠道。”山东省海洋化工研究科学院总工程师孟烨介绍,海水淡化副产浓缩海水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类,除原盐外,还有镁、钾、硫、溴及稀有元素等化合物,这些都是盐化工的重要原料。在利用海水淡化技术生产淡水的同时,联产原盐、溴、镁、钾等化工产品,不仅能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提高海水淡化竞争力,还可以解决浓缩海水危及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刚刚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海水淡化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未来10年,我国海水淡化规模投资市场空间将高达105亿至135亿元,我国海水淡化装备制造的产值将达到每年75亿至100亿元,如果将淡化工程运营、供水管网建设等相关产值一并计算,总产值还将成倍增加,效益十分显著。海水淡化已成为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

海水淡化已被纳入国家海洋科技“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2015年末我国海水淡化产能规模将增至220万吨以上,2013年至2015年行业规划增速将达到42%。

海水淡化成本主要包括投资建设、能源消耗、运行维护三部分,国际淡化水平均售价为0.6美元至0.9美元每吨,我国日益创新的科技成果在不断突破海水淡化的高成本瓶颈。“目前,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成本在5元至8元每吨,已接近国际水平。”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研究员马德毅在日前举办的国际脱盐大会上介绍。

海上平台

海底捞宝的“金刚钻”

今年1月,国际船舶网宣布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钻井平台建设国。从1966年建成我国第一座海上平台以来,海上平台建设工程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

最近几个月来频频被越南干扰在南海作业的“981”钻井平台,是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全球一流的设计理念和一流的装备,是世界上首次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的,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显示了我国在海上平台建设上的技术领先优势。

6月下旬,由天津临港经济区博迈科公司生产的大型海洋石油生活楼模块及公共平台正式开工,该项目可供120人在海上生活起居,为海上能源开采提供通讯、电力、淡水以及污水处理等动力支持,预计明年8月份完工后将出口卡塔尔,届时将成为我国出口的最大的海上石油平台。

专家表示,海上平台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其对海洋油气资源开采的支持。目前,全世界共有1.4万个海上采油平台。全球超过1/3的石油产量来自海洋。预计到2015年,海洋石油所占比例可能达到45%。世界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靠近陆地大陆边缘地带。我国大陆架是世界最宽的大陆架之一,仅大陆架石油地质储量就达250亿吨、天然气80000亿立方米。中国商情网于2013年7月编制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咨询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年均投资有望超过600亿元。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在渤海、珠江口、北部湾、琼东南、莺歌海、东海、南黄海等七个含油气盆地,发现了166个含油气构造,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分别为原油14.91亿吨、天然气4460亿立方米,累计探明可采储量分别为原油3.53亿吨、天然气2830亿立方米。中海油总公司在其工作规划中指出,2015年南海深水区总产量要达到2500万吨油当量,2020年南海总产量要达到5000万吨油当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