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扫一扫,更多信息和体验
豪华“谢师宴”让感情变味
本报记者 孙 璇
到了毕业季,高校周边的餐厅纷纷推出毕业套餐招揽生意。
本报记者 孙 璇摄

7月,正值高校毕业季。大学生在毕业分别的时候,往往会摆一桌谢师宴、散伙饭来感恩师情,纪念友情。7月2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海淀区多家餐厅发现,在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之风的今天,毕业宴有了一些新变化,但“舌尖上的浪费”仍然存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过去主打“大吃大喝”的毕业宴已开始“瘦身”。位于北四环的湘鄂情今年早早为毕业生和教师“量身订制”了谢师宴、散伙饭套餐。该饭店负责人介绍,今年提供的“谢师宴”每桌菜品可自行搭配,鼓励少量多盘,生意还不错。全聚德双榆树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几年谢师宴很火,一到暑假预定的学生和家长都很多,也很讲究排场。但排场大了就不实惠,浪费的就多了。所以我们今年取消了毕业宴会套餐,鼓励顾客到店单点。”

但是,不管是“量身订制”还是“单点”,毕业季频繁的聚餐浪费不可小觑。在中关村附近一家餐厅,记者见到了正在结账的北京大学应届毕业生小马。“我们9个人,加上酒水一共花了1236元,在可接受范围内。这已经是毕业季聚餐的第4场了。”但在他看来,毕业季接二连三的宴会,已经出现了“舌尖上的浪费”。

“平时在食堂吃饭还是节约的,但没办法,宴请老师和同学必须表现出诚意,菜不能点太少,吃不完的也不好意思让老师打包带走,所以只能丢掉了。”对于毕业餐桌上的浪费,小马也很无奈。

在一些高档酒店,记者发现有些研究生在这里举办毕业宴请,宴请标准比较高,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

中午两点,在圆明园公园附近的一家高级会所包厢区,记者见到了刚吃完饭的几位身披博士服的毕业生。他们告诉记者,这顿饭花费了将近5000元钱,“都是有收入的人,花这些钱请请导师理所应当。”随后,记者以要预订晚餐为由进入该包厢,看到大大小小20多盘菜有一大半都没有动,桌上的情景与走廊里贴着的“光盘行动”宣传海报显得有些刺眼。“桌上还剩这么多,不打包带走吗?”记者问。“不用打包,晚上还要在饭店接着吃。”其中一位毕业生说。

“谢师宴套餐里的8凉10热,2份主食,2份甜品,对于8个人来说,是不是太多了?”记者问包厢服务员。“这都是根据客人要求定的,大部分顾客都没有异议。菜多了,宴请老师才显得有诚意,毕业聚餐才有面子嘛。”包厢服务员解释说,“来这里吃毕业餐的以研究生和博士为主,他们消费能力相对较高。”

“一般毕业聚会吃不完的也不会打包,看着浪费的饭菜确实心疼。”服务员说。

网友话节俭

@园丁小红:时代在变,勤俭节约应从餐桌做起,从我做起。

@梁永海:礼轻人情重。谢师宴没有必要浪费吧。

@炼城钢:希望各位老师在节约方面也能起到表率作用。

(本报记者 万 政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