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都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个重要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深入理解讲话提出的重要观点和重要要求,对改革与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有更透彻的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对此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概括,为我们学习、掌握和运用提供了重要依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指的“水分”,并非简单的统计意义上的“水分”,同时更指向了缺乏效益、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增长。
经济增长之所以存在水分,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与我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更与“GDP至上”的激励机制有关,与我国财税体制机制有关,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有关。
为经济增长“脱水”,是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心所向。经历了长达30余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如今的中国经济发展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在此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更加凸显,主要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因此,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
实现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要抓住水分的来源,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创新,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市场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真正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
一是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关键是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争取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必要。但是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通过重复建设来追求,不能以滥用资源来换取。实现经济增长的稳中求进不等于不要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把速度与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是要着力完善体现科学发展的政绩评价体系。多年来,地方领导干部工作业绩如何,主要看的都是GDP。因此,着力完善体现科学发展的政绩评价体系刻不容缓。只有将居民收入、就业水平、社会保障、治安状况、环境保护等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并落到实处,才有可能逐步弱化经济增长指标,从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使他们将主要精力转移到谋求科学发展的新路上来。
三是要坚持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引导资源优化配置。要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促进土地等生产要素跨越城乡藩篱自由流动,提高配置效率。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资金更多地流向创新型企业。要加快推进水价、电价改革,并不断完善成品油、天然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在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的杠杆作用。
四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只手”,一只看不见的是市场的手,另一只看得见,是政府的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这只手的决定性作用,做“有效的市场”,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做“有为的政府”。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一方面,要放开该放的。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市场能够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应一律不再审批。我们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另一方面,要管住该管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我们最大限度地放权,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只有建立公平的环境,才能实现公平的竞争。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很不规范,经营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屡禁不绝、侵犯知识产权时有发生、寻租行为不少。这些现象得不到有效制止,对于诚实守信的经营者就是不公平,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扭曲现象,从而伤害整个经济健康发展。这不仅会影响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的正常经营,也会影响国外投资者来华投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依靠“有形的手”,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自然会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激发更大的活力,形成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中国经济满园春色。
(执笔:李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