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中国电影繁荣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写在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召开之际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生产第三大国;全国影院票房收入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217.7亿元,同期影院银幕数从不足2000块攀升到2万余块……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奋进,我国电影事业快速发展,势头兴旺。

不久前,多部委首次联合出台了支持电影发展的八项经济政策。8日,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又将在京开幕。如何借此契机,全面提升电影创作的思想艺术质量,推出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事业迈上新台阶?广大电影工作者拭目以待!

近年来,中国电影事业发展捷报频传,创作、市场、产业齐头并进。盘点去年电影市场表现,票房数字尤为引人注目: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突破200亿元,国产票房份额达59%。

国产电影迅速提高的不仅仅是票房成绩,还有整体质量。《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张思德》《梅兰芳》《唐山大地震》《中国合伙人》《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一号目标》等以丰满的艺术形象、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获得观众和业界一致认可;《杨善洲》《郭明义》《真爱》《兰辉》《天上的菊美》等影片不忘艺术坚守,以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书写先进典型事迹,讴歌新时代、赞美新生活、引领新风尚。

回顾过去,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并非一片坦途。“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段时间电影市场非常低迷,全年票房不到9亿,全国存活的电影院线大概只有2000多块银幕,大部分电影院都改成了歌舞厅、网吧或者家具城,各地电影制片厂从业人员流失严重。那时,业内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们如何走出低谷。”导演尹力回忆说。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介绍,当时中央非常重视,曾就电影发展专门出台了六项经济政策,对电影业走出困境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电影频道、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就是那个时候诞生的。

电影事业要爬坡过坎,国家就要制定着眼长远、结合实际的战略。

6月19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出台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土地政策等八个方面支持电影产业发展。这些政策包括:每年安排1亿元扶持5至10部重点题材影片;电影发行企业发行收入五年内免征增值税;补贴中西部地区及东部困难地区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认为,推动电影产业繁荣发展,就要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作用”结合起来,让政府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好莱坞影片资金的主要来自于金融业,很多美国银行对中小电影企业甚至是独立制片人都有专门的贷款产品,我们目前虽然有一些创新案例,但差距还很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马贱阳处长说,政策已经释放信号,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利用信贷、股权、债券、保险等多种渠道支持电影产业发展。

“这次开了多部委联手扶持电影产业的先河。去年以来,在中宣部的牵头组织下,七个部委广泛调研、协同攻坚,最终形成扶持政策。”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这些措施不仅涵盖产业链各环节,还有两大突破——第一次细化了促进电影创作生产的资金规模和支持影片数量,第一次对金融支持电影产业发展、影院建设土地政策做了详细规定。

集结的号令再一次吹响,广大电影人将以更大的创作热情投入电影事业中,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用“电影梦”书写中国梦、充实中国梦、丰富中国梦,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文/新华社记者 璩 静 杨荣荣

(据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