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瑞士制造业构筑“钻石体系”
许安结

全球麦当劳餐厅厨房设备均由瑞士弗兰卡公司提供;世界上75%的意大利面条由瑞士布勒集团制造的机器生产;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填写银行票据使用的都是瑞士锡克拜公司生产的绝密墨水。而这些才仅仅是瑞士强大制造业的“冰山一角”。目前,瑞士制造业已在全球确立了优势地位,而其根源在于,通过不断建设和完善产业环境,制造业已经构筑了一个完整的“钻石体系”,以维持其独特的竞争力。

首先,技术型人力资源是瑞士制造业发展的优越条件。瑞士自工业化初期开始,就对劳动力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以降低人力消耗成本。在搞好高等教育的同时,瑞士尤其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并建立起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颁布了《职业培训法》和《职业进修法》;技术工人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在职工人要定期接受不脱产深造;外籍工人入境前必须经过技术考核。在瑞士,约有70%的初中生毕业后进入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培训。任何拥有职业资格证书者,哪怕从事毫不起眼的职业,也会获得社会尊重,因此都对自己的职业和身份感到自豪。

其次,科技创新是瑞士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了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多年来,瑞士每年的研发投入都保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不论研发投入总量还是人均研发费用都在发达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企业又是研发创新的主力军,三分之二的研发投入都是由企业完成,由此不断推进行业优化升级。

再次,制造业企业自身的独特优势是瑞士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具体来说,瑞士企业对前期的市场调研做得非常仔细、透彻,这既避免了进入的盲动性,也使其能够对一个新的市场有充分了解。它们往往都是进入一个非常细分的市场,然后迅速在这个狭小的领域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将产品做到极致。大部分瑞士企业都选择做高端制造业,它们擅长小规模的高附加值的精密产品,即便是产量有限但是却能够凭借精良的做工成为这个行业的代名词,因此利润率颇高。此外,瑞士企业协作配套能力强,中小型企业要么具有核心的技术优势,要么与大企业捆绑,从而尽力让某一配套产品做到最好,共同受益。

最后,丰富的金融资源是瑞士制造业发展的有力支撑。金融业是瑞士的支柱产业。瑞士总共有330家银行,是世界上银行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士金融业设施完善,技术先进,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再加上自由的贸易金融制度,法律的明确性等有利条件,为瑞士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瑞士经济的70%靠中小规模的企业支撑,瑞士政府历来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瑞士政府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为依据,重点对符合产业政策的贷款项目提供担保,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参与中小企业融资,形成有效竞争,并有一批专门的融资机构同担保机构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完善的融资服务。

正是在这一系列综合因素的作用下,瑞士制造业如今已形成机械、化工、纺织、钟表、食品等五大支柱产业,所创造的价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大约30%。在国际市场上,“瑞士制造”已成为高品质的象征和信誉的保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