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消防博物馆
防患未然
□ 陈莹莹

这座博物馆,让你活泼中严肃,学习着进步

去中国消防博物馆之前,我在网上做了预约。系统显示,除了周一和周二闭馆之外,每天的个人预约人数都不超过10人,团队游客却已连续几天约满。

为什么散客数量明显少于团队游客?我想大概是因为消防这个话题过于严肃吧,但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带着学些化险为夷知识的想法,我走进了博物馆。

在古代消防厅,有着足够的文献史料。火患治理“防患于未然”思想的起源,从《周易》、《左传》到《墨子》,都有叙述。《墨子》里论述的防火技术措施、灭火措施和防火法令,就是我国消防技术规范的萌芽。

到了近现代消防厅,大量的事故图录和抢险救灾设备看得人心情沉重。吉林德惠因电器短路引发特别重大火灾,山西中储棉仓库因雷击起火,上海徐汇区一处砖木结构老式民宅因吸烟引发火灾……消防重如千钧,但在灾害面前脆弱如蝼蚁的人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希望通过博物馆,能够引导您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消防、体味消防、思考消防。”这是中国消防博物馆的一处标语。的确,即便洒脱如陶渊明,在自家遭遇火灾后面对惨状仍难免唏嘘“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而典故“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是上宾”,更是生动地讲述了一个疏忽大意终酿火灾的故事。但只凭资料和解说,没有互动和体验,学到的终究有限。

补上这门实践课的是博物馆地下一层的防火防灾体验馆。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电影院火情、酒吧地震、地铁上突发火灾等多幕场景。

刚上小学的王知寒小朋友是第二次来到这里。对他来说,体验馆无疑是整座博物馆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学校组织的自然灾害知识单元里,他和同学们曾在这里学会了“地震的时候如果在室内,就要藏在三角区,如果在室外,就要寻找空旷的地方”。这次,他央求爸爸再带他来感受一把。

剧情开始上演,一出本可避免的火灾拉开了体验项目的序幕:加油站旁的酒店因装修造成的电火花点燃了楼顶,火势蔓延,停放在加油站的油罐车被引爆。此时,警铃响起,提示剧院发生火灾,观众需要由应急疏散通道快速逃生。在红色烟雾中,所有人堵住口鼻鱼贯而出,学着墙角的匍匐剪影一般屈身前进。

到了下一幕场景,观众被邀请进入酒吧,感受三级到七级的地震震感。解说员提醒人们注意保护头部、迅速找到“生命三角”躲避,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生存机会。

逃到室外,解说员提醒人们一定要远离电线、大树和高架桥。而此时,一趟从影剧院开往人民路的地铁,正等待着人们踏上另一趟惊险的旅程。

“学点防灾知识,指不定哪天就用上了。”一名来自河北的游客说。他的单位组织了30多人来这里体验学习,让大家多一些安全生产的警惕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中国地质大学的客座教授姜迪宁是这支团队的联系人,在他看来,这座博物馆主要是普及知识,还需在专业性和技能性方面下功夫。“可以多找一些志愿者,保证散客也能听到讲解;多搞一些讲座,做一些宣传教育和专业探讨。”姜迪宁说,消防事业专业性强,而且职业化进程也需要进一步提速。

而对于王知寒小朋友来说,更希望博物馆多一点游戏项目。“把消防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电子游戏,让家长带着孩子寓教于乐。”在中国消防博物馆的留言本上,一位家长这样建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