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中不光有颜如玉、黄金屋,书中还有心理医师
☆ “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等于“该怎么做”、“能做出来”,别过于相信心理
自助书包治百病,但在特定情况也不失为一碗热腾腾的“鸡汤”
不论你走进大型图书大厦、机场火车站的简易书店、还是街头巷尾的某间小书屋,在最醒目的位置,你总会看到几本注满了“鸡血”的“鸡汤”。《拖延心理学》、《盲目心理学》、《可怕的心理学》、《唤醒内心力量的NLP心理学》《幸灾乐祸心理学》等嵌着“心理学”名字的书籍“堆”在一起,旁边立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活出最好的自己——触摸幸福之道的心理自助书”等诸如此类的话,整得你不看一眼似乎都对不起自己、活不出更好的当下和未来。
此类书籍究竟有多火?图书监测机构开卷公司的刘晓暖告诉记者,“2014年,心理自助类图书平均每个月进入非虚构畅销书榜单前30的数量,均达到5本以上”。
心理自助书里卖的是什么药?哪些读者在看它?心理自助书真的能自助吗?怎么知道自己真正需要哪碗鸡汤?
谁在买
北京一家广告公司职员张芬是心理自助类书籍的忠实粉丝。刚入职时,她表现出强烈不适,总觉得“周围有人恶意针对,朋友关系也产生了动荡”。在闺蜜的推荐下,她第一次向心理自助书求助,《对生命说是》中的话解开了她的心结,她也找到了遇事先翻书的捷径。
“现在生活压力太大,人们很容易产生焦虑和困惑,比如不接受自己、烦恼的家庭关系和夫妻关系、职业倦怠、抑郁等等。其实,为困惑找寻答案和出口,为紧张找到放松,是人类生命力的自然走向。”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杨芹表示,“中国人习惯从书上获取答案,而一些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确实有规律可循。这是心理自助书能进入大众眼球的原因之一。”
就算没有心理问题,很多人也习惯在手边放本心理类书籍,寻医解惑,抑或是武装自己,“心理学”已经逐渐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被带到了不少人的床头。
“何止是床头。”华夏出版社社科室主任朱悦说,“如果在餐厅进餐时细心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几乎每张桌子都是一个‘心灵花园’。人需要一些智慧、提示和解惑,这种需求并不仅仅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更为了获得内在的引导梳理,以及内心修炼方法与激励。我们出版社这些年越来越向心理自助类书籍倾斜,正是发现了当下人们的渴望和需求所在。”
参与过美国“911”灾后心理干预“自由计划”等多个项目的心理学专家朱玛认为,此类书的读者应该还包括:检验自己是否正常人;学习知识,了解他人心态的人;长见识,可以在他人面前扮演智者角色的人。
如此广泛的受众,使得心理自助类图书类别虽小,市场却很大。
如今,心理自助图书已经不再局限于心理学、商界或专业人士撰写的传统类型,而是推展到宗教文化、散文杂文、图画绘本等多种类型,越来越多地尝试形式上的跨界。
以开卷公司的4月畅销书榜单为例,辉姑娘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说故事、感悟情感与事业;杨杨和张皓宸的《你是最好的自己》,通过美文,以及充满童趣与创意的插画鼓励年轻人;安东尼的《黄: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谈爱情、友情、亲情,传递出一个大男孩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态度……读者嘉伟觉得“多元的方式增加了心理书的易读性,挺亲切的”,出版商们也看重心理自助类图书的市场潜力。不过,心理自助书的责任终归是帮助读者达到心理自助的目的。
双刃剑
全职太太曾曼蓉曾对生活有诸多抱怨,富足的生活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难为自己,也难为家人。直到有一天朋友杨芹送了她《预见未来的自己》。书中小故事帮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她开始积极调整自己,并由浅入深地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在不断的学习中,她不仅和谐了家庭氛围,现在还成为心理咨询机构萨提亚的高级讲师,开始为他人做心理疏导。
“心理自助类书就像引路者。”曾曼蓉说,“我们带着兴趣和疑问读书,若找到那把对的钥匙,就能幸运地开启一个通道。但也有可能拿到错误的钥匙。”
据说有人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后,产生了自杀的念头,酿成悲剧。未能从书中受益,会产生读者自责或症状恶化等不良后果。有案例表明,从心理治疗师处得到最低限度帮助的人在读过一本关于抑郁症的书籍后,错误得出这样的结论:假如再不能从书中受益,那么他们就无可救药了。
正如荷兰学者贝格士玛所说,书本有时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带来积极的变化,也可以带来消极的影响。
其实,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心灵鸡汤类的书发挥的作用与旅游指南相似。大多数读者不会逐页阅读旅游指南,而是仔细研究书的一部分,然后重点关注新掌握的旅游建议。自助书也能提高人们自由选择的程度。
但“知道是怎么回事”和“该怎么做”、“能做出来”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别指望心理自助书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心理学家朱玛则建议,对于真正有困扰的人来说,寻求专业帮助,甚至与家人朋友倾诉,可能更加有效。
这样看来,自助书提供建议的成效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决定因素。如果自主治疗起作用了,我们首先应该祝贺的是“来访者”,而非“治疗师”。
选哪本
头痛时,也许你会去看医生,也许你会找片芬必得吃,但起码你不会往嘴里塞片阿莫西林。然而,当你心理遇到问题时,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的你怎么保证自己不去拿阿莫西林治头痛呢?
心理二级咨询师王欣说,“当人们遇到严重心理障碍时,有可能寻求医生帮助,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看些自助书。但只是想提高沟通技巧或应对压力的人,买书时则很少咨询专业人士。他们购书凭靠的大多是逛书店的偶得,或看书评和图书推荐等方式。于是,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错误的引导下可能买了本关于沟通技巧的书,而有抑郁障碍的人则可能买了关于提高人际关系的书”。
“我们很难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本书。”看过不少心理自助书的法官边晓婷向记者诉苦,“读者自己很难得到专业人士帮忙,而学院派的心理学家们往往忽略这一领域,将选择的责任推给了大众。出版商和作者们则是出于自身利益,极力说服读者购买他们的书。结果,心理自助类书籍虽然卖得火,却令读者连个门类标签都不好找,更别说在醒目位置注明禁忌对象或副作用了。”
确实,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筛选的随意性是此类书籍的最大的问题。对此,华夏出版社的方法是,“我们会特别注意将文案写得更直接,让读者通过封面文字大概了解到这本书所涉及的领域”。朱悦说,除外,他们建议将心理自助大类进行细分,比如建立以心灵成长、亲子教育、自我提升、职场励志、两性关系等为主题的书体,引导读者选择。“今年我们还计划建立心理自助类的读者群、微博微信群,并且尽可能支持我们的读者举办读书会,帮助大家把读书、思考、讨论、实践结合在一起。”
“现在,大部分专家都有自己的微博,读者可以直接留言咨询。”朱玛说,其实这些作家、心理学家也很期待读者的反馈。
对于不方便上网的读者,朱玛和杨芹都认为,可以先从一些基础类书籍开始读,从源头找问题。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对自己有新的或更深的认识,然后再对症去找书,提高准确率。基础书中,朱玛推荐了武志红的系列图书,“可读性强、专业背景可靠。可以触及中国人家庭生活非常典型的一些问题”。杨芹推荐了张德芬的三部曲和艾克哈特利·托利写的《当下的力量》:“不少书都是经久不衰的,希望出版社引进更多优秀的国外作品,对于不断再版和大力推进优秀的国内原创作品,让市场大浪淘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