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尔为何“裁员”——
智能化升级 变身“平台员工”
本报记者 刘 成

近期,媒体对海尔的“裁员”情况颇为关注。截至今年5月,海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册员工总数由86000人减至64995人。但《经济日报》记者也注意到,在这段时间里,海尔的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35%,员工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企业利润增幅明显。海尔为何会在人员迅速减少的同时效益大幅增长呢?

员工为何会减少

在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海尔工业园,记者走进滚筒洗衣机注塑车间,硕大的车间里机器轰鸣,却见不到操作的工人。“这就是我们的黑灯车间,每天24小时运转,”海尔滚筒注塑经营体体长岳强对记者说,“这样的车间有2个,过去得安排108名工人,现在取而代之的是12个机器人,另有10名技术人员负责对模具、设备进行保养。”

这个“黑灯”车间是海尔对传统制造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尝试。“除了对传统制造的智能化升级,海尔员工的减少还有3种情况。”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王钦告诉记者,“海尔正在进行互联网转型,企业和用户可以直接在网上交互交易,传统的线性串联流程中的中间层部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减少的员工许多来自这一中间层。”

第二种情况是,非主业外包策略带来在册员工数量减少。海尔把主业之外的服务性、支持性业务,如职工食堂、物业管理等进行了外包,原来的就业人员也一并外包。第三种情况就是通过市场化转型,让在册员工在海尔平台上“在线创业”,成为“创客”的员工,这在客观上也带来员工数量减少。

“海尔的这些做法,核心目标是搭建一个让每个人实现高效率、高收益的平台。”王钦告诉记者,要实现高效率,改变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体系必不可少;减少管理层级,让人人面对用户必不可少。“2013年,海尔人均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35%,海尔员工平均收入增长13%,海尔的做法达到了高效率高收益的目标。”王钦说。

减掉的员工去哪儿了

马文就是被减掉的人。在海尔“在线创业”机制的鼓励下,2012年底,马文带领原大连工贸100多名同事,成立了大连海宏丰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据介绍,目前这样的小微公司在海尔有42个,统称“商圈小微”,涉及员工3000多人。更多的员工,则被海尔的“创客”机制吸引,主动离开现有岗位进行市场化创业,由“在册”变成了“在线”。

路凯林就是其中之一。他与两名同事一起组建了青岛雷神科技有限公司,走上了“创客”之路。“之所以出来创业,是因为小微公司更加灵活。”路凯林告诉记者,“同时也是被海尔‘超利分享’的机制所吸引,现在,我们的收入已经实现翻番,未来还可以跟着公司一起投资,成为股东。”

开放平台带动更多人就业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海尔探索的战略模式是“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实现路径是“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海尔的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生态圈,企业外的机构和人员,同样可以加入这个在线平台创业。

海尔日日顺公司的“车小微”平台,就是吸引无数外部人员创业的平台。只要符合海尔对车辆、人员、服务的要求,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车小微”公司,在海尔的订单平台上抢单。“平台建立后,‘车小微’公司增加了5.1万个”,海尔日日顺区域总监姬国清告诉记者,“每辆车按两人计算,等于拉动了10多万人就业。”

在这个意义上说,海尔的创新平台其实是为社会就业增添了新的空间。在册人员减少,在线人员增加,同时大量非海尔员工加入“在线”,让海尔的“平台员工”大大增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