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论道食品安全

谈诚信——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局长张勇:食品产业是“良心产业”、“道德产业”,必须拿起“德治”和“法治”这两大武器,提升治理能力,规范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行为,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令义:中央文明办将把食品生产安全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征信系统建设为依托,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诚信企业“红名单”和失信企业“黑名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公众对食品安全信心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科学认知。今年中国科协将推动线上食品科学知识传播,提升食品安全科普的信息化、互联网化水平,进一步将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引向深入、广泛和长效。

果壳网首席执行官嵇晓华:“不信任”仍然是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主题,需要各方用科学的方法和观念帮助公众准确了解当前的食品安全领域,每个人尽量做到谣言止于自己,同时广泛传播值得信任的内容。

基层食品从业者赵健:大麻糕、小笼包等传统名点的规矩和味道得靠良心传下去,手艺易学,口碑难树,良心、诚信就是让这个传统名点代代传下来最根本的“馅儿心”。

话监管——

福建省副省长徐钢:福建是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省份,实现了从治标到治本的持续深入。下一步将继续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打造讲诚信、守法纪的食品消费市场。

河南省汤阴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靳田书:为打造全程可追溯的“智慧”食品,河南省汤阴县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探索建立食品全程溯源信息平台,设立云端数据库,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努力打造全国食品安全放心县。

说维权——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志愿者邱宝昌:生产、加工、销售不安全食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限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必须调动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消费者食品维权意识,鼓励消费者维权,支持消费者维权,便捷消费者维权。

南方周末报社记者蒋昕捷:近几年公众对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从欢迎到不满,是因为媒体制造了一些伪命题,但食品安全报道水平“总体向好”,媒体报道从宣传转向舆论监督,再发展到当下的专业化报道要求,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妨再给媒体一些时间。

(本报记者 吉蕾蕾 陈 郁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