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5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彦温都尔嘎查:
大漠遍开苁蓉花
本报记者 陈 力
引入工商资本治沙,巴音温都尔嘎查气象一新。

还有什么比这更加顽强的绽放吗?茫茫沙海深处,稀疏梭梭林下,一簇簇、一排排、一片片苁蓉花暗香浮动接天边——整整两万亩,硬是还没有勾勒出内蒙古巴彦温都尔嘎查的轮廓。“苁蓉文化生态园”主人贺文军慨叹:要让苁蓉鲜花开遍沙漠村庄,可不是一件简单事儿。

“巴彦温都尔嘎查地域辽阔,总面积40万亩,很大一部分处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虽然‘嘎查’是‘村’的建制,牧民却是五十里地为邻、百十里地串门,”巴彦温都尔嘎查支部书记李永雷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像贺文军这样的企业家入驻,仅凭一家一户,别说改善生态大环境了,牧民的房前屋后都是只见黄沙不见花。”

贺文军感同身受。10年前的一次沙尘暴阻路,彻底改变了这位房地产老板的“行程”。借宿的牧民告诉他,因沙害马上就得再次搬家。贺文军和牧民共进退,毅然在巴彦温都尔嘎查买下2万亩沙地经营权,注册成立游牧一族生物科技公司进军沙产业,风餐露宿前来防沙治沙用沙。

肉苁蓉是寄生在梭梭林根部的名贵中药,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多种性能,被誉为“沙漠人参”。从栽梭梭到收苁蓉至少要5年,如果赶上干旱、大风,新栽的梭梭苗有的被沙掩埋,有的被风连根吹走,有的因补水不及时而旱死,重新栽培还常被老鼠、野兔啃掉。没有巨资,根本“砸”不出“沙漠增绿、牧民增收、企业增效”。“游牧一族”把房地产、幼儿园等其他产业板块的盈利全部投入治沙,苦撑十年,终于为两万亩沙地绣上梭梭林带。

沙漠上的巴彦温都尔是寂寞的。总部在内蒙古乌海市的黄河工贸公司跨过黄河来到巴彦淖尔市,几经辗转进入这片风沙肆虐的沙丘。黄河工贸万家牧种养殖基地负责人高海萍轻描淡写:“刚一进来时黄沙漫漫,沙丘还在流动。项目区最多时出动70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台平整土地,不仅要接种苁蓉,还要种植葡萄。”沙漠创业使这位水滨女性改变了许多,“远离总部,远离家人,白天气温烤人,晚上寂静吓人。我们的容貌可以变粗糙,但要在这片沙地里留下风景。”

得益于引黄灌溉的便利,巴彦温都尔嘎查沙产业发展得天独厚。在嘎查支部书记李永雷看来,沙漠治理离不开工商资本引入,但必须提高门槛,坚决不引污染企业,不引高耗水企业。目前,嘎查先后引进游牧一族、秋林公司、圣牧高科等7家公司投资兴业,开辟出黄河工贸公司等12个沙产业基地。招商引资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利、交通、通信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农牧民。沙漠得到治理,树种多了,沙尘小了,农牧民草场每年每亩租金也由5元增加到15元。

截至目前,磴口县已人工种植梭梭林50万亩,年产新鲜肉苁蓉600多吨,并成立了“内蒙古肉苁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巴彦温都尔嘎查苁蓉基地已经带动60%的农牧民从事生态治沙,仅肉苁蓉一项,农牧民每亩增收800多元。巴彦温都尔嘎查牧民金宝40岁时还在打光棍,众多治沙企业进驻之后,他流转部分土地挣一份租金收入,到这些企业种树挣一份劳务收入,学种苁蓉挣一份订单收入,很快娶妻生子并在县城买了楼房。金宝由衷感叹:没有企业入驻巴彦温都尔,就不会有沙漠里的苁蓉开花。没有苁蓉绽放,他的日子也不会开花。

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防沙治沙局专门在巴彦温都尔嘎查勒石以记:沙漠是金。

链 接

巴彦温都尔嘎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苏木南部。嘎查面积40万亩,其中黄河水灌溉耕地面积3.5万亩。现有住户180户,人口526人,其中蒙古族人口211人。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