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5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最大的困难还是和农民打交道。这些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能否融入黄土地,真正与农民、农村、农业休戚与共?除了粮食,他们还收获了什么?请看——
在乡土社会里成长
——湖北省黄梅县大学生回乡创业调查(下)

本报记者 魏永刚

记者在湖北黄梅县大学生农民中调查发现,大学生农民把克服困难当做成长,而学会与农民打交道,成为他们最有收获的成长过程。

苦竹乡油铺村是大学生农民李明攀的第二个种植基地,他在这里流转来500多亩稻田。在油铺村口,记者看到李明攀亲切地喊着“叔叔”、“伯伯”和过往行人打招呼,还以为他在这个村里真有亲戚。李明攀却说,他和村里人不沾亲不带故,但和农民打交道就要按村里的辈分来。

李明攀的“转变”来自于他的经历。在他最初的种植基地孔垄镇周碾村,稻子收割的时候天气骤变,大雨将临。正在他发愁的时候,村里的一位老人经过。他喊着“大爷”和老人打了个招呼,老人便跑着回村了。过了一会,老大爷带着村里的七八个人到地里来,很快帮助他收割了稻子,减少了损失。“那个时候,我就是有钱也雇不到人的。”李明攀说,“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要学会和农民交往。”几年下来,李明攀不但将种植基地发展到了3个村、1500多亩,而且学会了做农户的工作。他说,刚到村里时总找不到话题和农民交流。现在,他逐渐了解了农民的情感和需求,可以同农民直接交谈了。

天津农业大学毕业的薛兆利在蔡山镇梅太六村创办蔬菜合作社。刚开始时,他很费了一番功夫才争取来五六户参加合作社。1年后,尽管收入还不多,他却隆重地在村里庆祝合作社创办1周年,办了几桌酒席,不仅请了入社的农户,还请了村干部和左邻右舍来庆贺。这个出门都不肯坐出租车的青年人说,破费办酒席,就是要以乡亲们可接受的方式给他们信心,让合作社更好发展。他们的壹程蔬菜合作社现在已经发展了10多个农户,流转的土地也增加了一倍多。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回村创业的大学生都尽量利用了农村原有的社会关系。创办养猪场的朱平原是在岳父原来的林业种植场附近建养猪场;分路镇大兴村的张涛回乡办养猪场,是在他父亲办了10多年的养猪场基础上扩展的;薛兆利是通过自己的姐夫在村里发动农户来创办蔬菜合作社。朱平原说,原来的农村社会关系就是大学生回村创业的平台,我们要像对待创业平台那样来重新认识农村和农村的社会关系。李明攀的体会是,要和农民建立感情。他说,回村创业就得和农民打成一片,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和热爱他们。只有有了感情,农民才会信任你、帮助你,很多事情就能够办成。

大学生农民不仅给农业带来了互联网思维,带来了规模化经营的实践,他们也在乡土社会中成长起来。黄梅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凤娥说,“这些大学生在创业中认识了农民,理解了农民,学会了和农民打交道。他们是搞好农村工作的基础,也是黄梅农村的宝贵财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