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产业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中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这为我国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创新链建设推动我国产业发展,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创新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挖掘知识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孵化能力、加快科技创新转化的动态过程,也是推进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随着政府引导和政策优惠的双激励,我国产业发展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高位增长。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我国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张,集聚效益不断显现、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是传统优势产业活力有效激发。随着科技创新的广泛应用,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有色、化工、装备制造、纺织等传统产业得到全面提升,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在工业生产总值中仍占有较高比重。
在看到我国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产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还存在着不优、不强、不大等问题,以创新链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创新链核心环节发展较弱,重要产业对外依存度过高。二是创新服务体系缺失,尚未建立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链效用的发挥。三是创新链支撑作用难以发挥。长期以来,由于科技创新“孤岛现象”持续存在,我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存在结合性障碍,产学研协同发展缺乏深度,严重影响了科技孵化能力的提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阻碍了创新链支撑作用的发挥。
面对我国产业发展现实和创新链建设现状,如何以创新链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应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创新链为基础,产业链为支撑,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科技资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游的核心、关键以及共性技术进行攻关,通过创新链驱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围绕传统优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条。以创新链为引导,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传统企业集聚优势资源加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强化平台载体建设,保证创新资源链式发展。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是保证创新资源实现链式发展、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人才汇聚、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企业研发平台载体建设,通过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企业研发机构链式发展。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要以产业链为基础,深入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换;要加快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将平台建设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有效结合起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人才载体建设,以产业链建立创新链为重点,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优势产业高层次技术人才,进一步优化产业技术人才结构,保障科技创新资源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构建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发挥创新链整体功能。健全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有利于创新链条整体功能的实现,因此,要大力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构建完备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比如,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建设为出发点,积极推进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检测、中介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和组织建设,形成研发到产业化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技术的扩散、转移和推广,使创新链的整体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以及监管体系,为科技服务业有序发展、创新链条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营造了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
四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创新链建设顺利推进。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创新链建设的重要保障。要以创新链为基础,根据不同产业、不同环境、不同条件实施差异性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创新链的作用。对于传统优势产业,要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以及共性技术的突破作为考核重点,从而激发企业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带动整个产业良性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考核上,要以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为考核重点,从而调动科技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动性。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投融资激励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其他形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为创新链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