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 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水”进京能治本吗
本报记者 杨学聪

“南水”进京后,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将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北京水安全问题的症结是人口无序过快增长,深层次原因是功能过度集聚。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首都人口和功能疏解、推动“城市病”治理向纵深发展,才能找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点

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全线贯通,北京人终于要喝上盼望多年的“南水”。但远道而来的“南水”,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实问题吗?答案当然是不能。

“南水北调工程预计年输水10亿立方米。从北京的市情、水情分析,即使南水北调江水进京后,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将是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全面推进节约用水,量水发展是必然选择。”北京市水务局新闻发言人刘斌多次在公开场合这样表示。

这种表态背后,是北京严峻的水资源现实。年均水资源量2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约100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的二十分之一……北京这座因水而建、因水而兴的文明古都,已经长期面临水资源捉襟见肘的窘况。

多年来,北京为保证城市供水安全绞尽脑汁。通过调水、节水、利用再生水等方式,创造了以年均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量支撑年均36亿立方米用水需求的“奇迹”。“奇迹”背后,是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与1998年相比,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下降12.8米,地下水储量超采65亿立方米。

即便如此,在北京日益放大的城市规模和飞速增加的人口面前,这些努力只是杯水车薪。与2000年相比,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6倍;常住人口增加了751.2万,相当于一个特大型城市的人口规模。

据北京市社科院测算,每增加100万人需要100平方公里土地,超过东、西城区面积的总和;需要新增住房建筑面积2200万平方米;公交出行日增加110万人次,相当于2010年六环路内公交出行总量的10%;年用水量增加1.2亿立方米,占用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年调水量的10%……北京建设、治理的速度永远追不上人口增长速度。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要求北京各区县、各部门深刻理解和把握水安全、生态安全对北京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认真落实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疏解和调整非首都核心功能,控制人口规模;深刻理解和把握北京水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尽快拿出治理方案,确保取得实效;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战略思想,实现治水管水思路的战略性转变;深刻理解和把握保障国家水安全重大问题的要求,切实解决好北京水安全的突出问题。

北京已经认识到,必须拿出更大的担当精神,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绝不把难题留给后人。

如今的北京,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水质监控体系,制定了水质安全应急保障预案,保障市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不久的将来,北京将在城市居民用水实施阶梯水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非居民用水和农村用水管理,推进农村生活用水计量收费,保证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