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几个案例,有一个共同特点:民营企业靠自己能力和投入已经研发出煤化工方面的领先技术,但产业化过程中遇到了资金瓶颈。怎么办?市场配置当然是有力出力,有钱出钱。陕煤化工既有资金优势,又是同行,这种“技术+资金”的并购最能体现市场的需求。事实证明,这个项目为陕煤集团化工板块的扭亏为盈起到了关键作用,陕煤化工板块是改制后的最大受益者。在这个案例中还有几个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其一,技术和资金谁是关键?
当然是技术,尤其是独创的领先技术。因此,项目产业化中拥有技术一方应成为主导,成为实际控制人。出资金的一方是搭便车,无论出资的一方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应如此。
其二,充分竞争性领域还一定要国有控股吗?
煤化工行业是充分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持股比例应不设限,是最应践行混合所有制的行业。在这些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里,只有让非公有资本控股,才能充分调动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实现创新和发展。而在煤炭、石油开采以及其他资源性行业里,出于综合因素的考虑,现阶段还是应该以国有控股或相对控股为宜;高新技术企业则由于投资大、收益大、风险也大,除非出于资金需求上的原因,国有股居于参股地位即可。
在陕煤化工这个案例中,双方“为谁控股”谈了4个月。陕煤化工是煤炭加工,而非煤炭开采,属于充分竞争性行业,在改制过程中,只需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即可,不必在控股权上如此纠结。当然,陕煤化工坚持控股可能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要合并报表,为的是合并后的报表好看。由于国企有个“做大”的考核指挥棒,一些企业难免会盲目追求大、追求数字好看。这种要面子不管里子的做法对企业自身发展无益,国企一刀切的考核办法更是需要改一改了。
其三,经营者怎么产生?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者可实行聘任制,不必按股权比例分配职务。照我看,陕煤化工只需要派财务总监,每年进行审计即可。若改制后的经营者各为其主,这个企业麻烦就大了。
这一轮国有大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刚刚开始,关键是要干起来,在实践中逐渐摸索,最好不要事先设置太多框框。尤其在完全竞争性领域要支持企业的创造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际效果才是检验改革成功与否的硬杠杠。
(作者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