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本: 重视管理 处罚严厉
本报驻东京记者 闫海防

在日本餐馆用餐,服务生一般会先送上一杯凉水,这并非凉开水,而是自来水管道的水。日本的车站、高速公路休息站、公园等公共场所,都能看到可以饮用的自来水。在日本的旅游宣传材料中明确写道:“日本的自来水可以生饮”。

日本人对本国的水质十分自豪,九州地区标榜自己的口号就是:“太阳,水、绿色”。群山环抱的长野县提出:“水即是生命”。以生产优质稻米著称的新潟县将水定为“立县之本”,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优质的水源,就不会有优质的稻米。

日本对水资源的管理非常重视,仅涉及水的法律法规就有30多项,比如“环境基本法”、“水质污染防治法”、“保全公共水域法”、“湖泊水质保全特别措施法”、“控制工厂排水法”等等。而且,日本政府还公布了一系列有关水质的标准以及限制企业排污的规定,这些标准确定了24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16种对生活环境有害的物质,并在全国建立了几百个监测站,密切监视工厂排水和生活废水对水源的污染。

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各级政府对水资源的高度重视。因为日本相关法律规定,日本地方政府首长是水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生问题,“一把手”将首先被问责。所以,日本的县知事和市长都将水资源的管理和水的安全饮用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们要定期亲自到第一线检查河流、湖泊、水库和自来水处理工厂,确保水的安全。上世纪60年代中期,靠近大阪工业区的某市发生水污染事件,结果市长被议会弹劾后引咎辞职。

由于涉及地方政府首长的“乌纱帽”,所以这些官员对水质问题不敢掉以轻心。特别容易引发水污染的企业和工厂,往往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严密监管的对象,不仅设立专门的机构定期检查,而且还成立民间组织监督企业的行为。上世纪70年代,日本三重县一家企业因排污设备老化,造成周边水质污染。当地政府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给予重罚,法院最终判处高额罚金,结果这家企业不得不关闭。这个事件给日本的企业敲响警钟,以后再没有发生类似污染事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