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海雀村:林茂粮丰生态美
本报记者 王新伟 吴秉泽
图为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生态广场。况华斌摄

满眼苍翠,泉水淙淙。蓝天白云下,海拔2300米的海雀村,一幢幢青瓦白墙的新民居被青山环绕。

这就是曾经“苦甲天下”的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去年,该村森林覆盖率达71%,人均粮食占有量31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68元。

“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上矮矬挫。”这首当年的打油诗,生动地记录了海雀村曾经的贫困。1988年,该村的森林覆盖率不到5%,农民人均纯收入33元,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107公斤。

生态的脆弱,也令村中不少老人记忆犹新。整个村庄,看不到几棵树。大晴天,稍微有点风,就会黄沙四起,一下雨,泥沙俱下。“连喂牛的茅草都要到邻村去割。”村里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

常年的水土流失,使海雀村原本就不肥沃的土壤更加贫瘠。800人的村庄,耕地多达2900亩,可粮食产量极低。“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当地人这样形容。

海雀村怎么办?把生态治理放在首位!种树的重要意义,对当时的海雀村不言而喻。

为了让村民种树,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文朝荣不知开了多少次会,走访了多少村民家。1987年冬天,文朝荣带领着200多名青壮年开始种树。村里原来光秃秃的30多个山头,全披上了“绿装”。1995年,海雀村获得了“全国绿化千佳村”称号。

如今,海雀村的12800多亩森林,成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据估算,该村林场的价值超过4000万元。人均林木经济达5万元。

成片的森林不仅留住了水土,村民还通过卖木材、卖松子增加收入。海雀村第一党支部书记詹以香介绍:“去年村里仅卖华山松树子,户均就增收500多元,有的超过3000元。”

依靠科技向土地要粮。文朝荣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给玉米苗覆上了地膜。

现任村主任文正友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年秋收时的景象,“全村各寨的老老小小,站在覆盖了地膜的玉米地旁,大家做梦也没想到,一块地覆了一层薄薄的地膜后,产量竟能增加几倍。”

要致富,必须有好的产业发展路子。

近年来,海雀村先后发展起了中药材和畜牧养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意识。目前,该村近90%的家庭搞起了养殖,仅此一项,每年就能增收257万元。王国友、吴天明等几户村民靠养殖,一年收入超过了5万元。

此外,村里还种植了马铃薯,亩产达到4000斤;种植优质核桃650亩;新发展红花种植500亩。

一些村民还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子。2007年苗族小伙马金学组织海雀村19位村民,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获得原生态组铜鼓奖,后来他成立了大迁徙歌舞团,外出演出,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加强了海雀村与外界的联系。与此同时,村里每年还开展农村职业技术和手工业培训。全村劳务经济收入达到了292万元。

自2006年以来,海雀村通过使用扶贫资金,包括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对黔西北民居实施改造,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链 接

海雀村位于贵州省赫章县城西北角,海拔2300米,全村辖5个村民组213户830人,境内山高坡陡,土地零星破碎、贫瘠瘦薄,25度以上陡坡耕地占90%,是省级一类贫困村。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村在老支书文朝荣的带领下,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目前,该村的森林面积达到1.39万亩,户均、人均林地面积分别达62.9亩和16.1亩。据估算,海雀村的林场价值超过2500万元,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