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大气污染防治确实有点尴尬,在没准确摸清污染源的情况下,治理工作不得不先行展开。诚然,大气污染的形势日趋严峻,人们对蓝天白云的渴求日趋强烈,治理雾霾等不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病急乱投医,胡子眉毛一把抓。只有精准捕捉到空气污染的“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大气十条”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这个任务相当艰巨。我国要在五年内立竿见影,除了要有更大的决心和更果断的行动,更应注重科学决策。做好污染物源解析,正是科学决策的题中之义。
找出PM2.5的“真凶”,中国环科院、北大、清华、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多家研究机构,都发表过各自的研究结论。但是这些数据还不够全面准确,甚至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要做好污染物源解析,严谨是基础。中国的大气污染情况极为复杂多变,做好污染物源解析殊为不易,监测指标、点位、时间、技术等每个细节都来不得丝毫马虎。
不过,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解析污染源并不是单纯的学术课题,而是要助力科学决策,成果能够直接服务于大气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实用性,应该是污染物源解析的第一诉求。过于细致地纠结于某个污染源头占排放总量的百分之几,其实意义不大。当务之急是摸清大气污染的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等,以便环保部门根据源解析结果,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