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金 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并非转行
王 璐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日前公布的上市后首份成绩单受到市场普遍关注:2013年公司净利润90.3亿元,同比增长23.6%。不良资产经营仍作为中国信达的主业,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收购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同业领先。通过成功处置多个债转股项目,去年中国信达债转股资产处置收益及股利收入达到50.0亿元。

能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是因为信达是国内惟一上市的资产管理公司,人们希望以它为窗口了解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盈利模式和发展前景。以往,资产管理公司不常出现在公众视野,10多年前,为了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我国成立了信达、华融、东方、长城4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承接中、农、工、建四大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政策性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采取市场化手段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它们的运营特点是政策与市场并重,业务范围包括资产处置、公司重组、兼并等等,很多业务类似于全方位的投资银行。

有观点认为,在大量国有不良资产处置基本完成以后,资产管理公司必须转型,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迈进,这样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2007年起,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确实在逐步转型,进行商业化运作,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如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取得了银行、证券、保险、租赁等全牌照,综合经营业务发展迅速。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形成了不良资产经营、投资及资产管理、金融服务为核心的三大板块,其中信达私募基金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去年达到200.8亿元,较上年增长416.2%。

但是,转型并非转行,不良资产处置是不应也不能放弃的核心业务。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四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921亿元,连续9个季度上升,未来一段时间,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贷款的需求仍可能继续上升。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外需不足和内需短期不振的压力,产能过剩矛盾和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以产能过剩行业和高污染、高耗能等领域为主的信贷风险暴露已经开始,影响中长期信贷质量的风险因素不容忽视,银行不良资产存在反弹压力,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的市场化退出将成为常态。

蛋糕大了、机会多了。资产管理公司的机会,不仅仅是处置不良资产的机会,还有金融市场资产管理和金融服务的广阔空间。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把各类金融服务功能和不良资产经营结合起来,“深挖”不良资产经营中的客户潜在价值,使其转变为优质客户。还应该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业务整合,如利用多牌照优势,向客户提供租赁、信托、夹层融资、发债、直接投资和上市等多层次的高端融资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