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 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荆江是长江中游的“弯道”,航道整治就是要攻坚——
长江“肠梗阻”打通了吗?
本报记者 郑明桥 通讯员 王取发 陈 宇

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开工时,本报曾于2013年10月11日,以《打通长江“肠梗阻”》为题进行报道。时隔5个月,整治工程进展如何?记者再次来到荆江工程实地探访。

3月下旬,清爽的江风夹着小雨飘洒在荆江上,记者登上长江航道局212号航标船。放眼望去,荆江周天河段岸边绵延近6公里的生态护坡已现雏形,护坡上还将种上草籽,主体工程将抢在今年洪水期到来前完工。包括此滩段在内的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进入全面攻坚期。

整治荆江航道,打通长江黄金水道的“肠梗阻”,是长江航道整治的重点工程。自去年9月动工以来,计划投资43.3亿元,用时42个月,完工后可满足4艘3000吨级驳船组成的万吨级船队和3000吨级货船双向通航的要求,从重庆到武汉航道告别“减载史”,实现直达。

治理:不再头痛医头

长江太平口水道腊林洲低滩守护工程现场,是一段长约1.3公里的护滩,工程投资达1.4亿元。

记者登上国内目前最大的40米航道工程沉排船走近看,发现从最下层开始,分别是土、黄沙、排水垫、连锁式护坡砖。离护坡较近的水面,依稀看得见沉下去的大石头。石头下面,还有一层扎实的沉排,仿佛给河道盖了床厚被子,让水底的沙子不再乱跑。“这项守护工程主体部分将在6月结束,整体工程力争年底完工。”长江航道局荆江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总工高凯春介绍。

守护工程完工后,航道是不是就变好了?“水流是动态的,未来不可预见。”高凯春说,“可以肯定的是,过去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方式应该改变了。”

高凯春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河流治理就像看中医,有一个“调理”过程。荆江河段如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治理时需要整体、系统地考虑。

例如,荆江河段有4个分流口,分别位于枝城、松滋、石首、监利。长江水流从这4个分流口输送到洞庭湖,再从岳阳流回长江,形成了“江到湖”、“湖回江”的独特现象。因此,上游做了工程可能对下游主流产生调整,导致下游护滩任务加剧。这时,必须将下游的护滩工程做好。

科技:声呐探测实时监控

荆江指挥部内,高清大屏上清晰呈现各施工现场和滩槽画面,可对所有现场实时监控。在全国内河率先采用二维、三维声呐探测技术,对水下沉排护底的施工质量进行监测。

“把镜头再拉近一点,让我看看铺排船的现场。”采访间隙,高凯春一边观看电子大屏幕上的施工画面,一面对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瞬间,画面放大,远在指挥部100多公里外的施工人员的五官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套我国内河最先进的视频系统,在荆江系统整治280.5公里沿线的重点部位和重点设备附近,共设点29个,让荆江工程现场尽收眼底。

在工程现场,这样的“新科技”还真不少。

记者看到,在电脑上,水下的每一块砼块都清清楚楚。这是应用了水下声呐技术,在我国内河航道工程建设中,尚属首次。“工程施工时,铺排搭接是否合格,我们都能看到。”荆江整治工程4标段项目经理张金来告诉记者。

在四标段新厂预制厂工地,生产流水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通过电脑对混凝土的比例进行自动控制,水泥、沙、骨料的比例必须达标,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从而保证每一块砼块的质量。

生态:保护珍稀动植物

在荆江治理河段,分布着大量生态植被和生物种群。如何减少施工对动植物的伤害?

在新厂高滩守护工程现场,记者看到一个个钢丝网方格环环相扣,组成若干巨大的钢丝笼。撒上草籽,很快就可以长出绿色草皮。腊林洲低滩守护工程护坡有异曲同工之妙:连锁式护坡砖的空心处已撒满了碎石和草籽,“日后这里将一片草木葱茏。”张金来成竹在胸。

为了保护水生物,施工单位在炸药的选用和施工工艺上作了充分考虑。施工爆破中,全部采用安全无毒的环保乳化炸药,用国内较先进的微差毫秒爆破法进行。未来,还将为江豚等珍稀长江鱼类建设“人工鱼礁”。“江豚喜欢在水流较急的洲头和洲尾生活,这就要求护滩工程遵循江豚的生活规律,通过人工鱼礁,开展不同材质、工法的透水框架的生态效应研究,进而将鱼礁的成功经验引入透水框架的设计之中,提出既满足航道整治要求,又兼顾生态修复的生态友好型透水框架建设。”高凯春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