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国际产业发展出现重大变局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我国现代产业新体系,成为大势所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这为下一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一)加强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
现代产业新体系是与当代社会文明相匹配,适应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由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有机整合的产业系统。它是传统的三次产业的全面提升,是三次产业要素水平和结构的最优组合。
现代产业新体系的主体是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是一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现代农业是由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支撑的新型农业,其突出特点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现代服务业是依托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部门,包括金融服务、政务服务、商务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远程网络通信服务以及教育培训等部门。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现代服务业包涵了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含量。
在激烈的产业国际竞争中,提升全社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水平,保证国家产业体系内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最优结构,仅靠企业个体和行业协会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宏观调控的力量。现阶段,需要加强对三次产业发展规划的整体设计,加快确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确定三次产业的发展速率,确定新产业体系业内三次产业的结构和比例。在进行宏观设计的同时,还需要将目标和规划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行动路径。这是构建水平高、结构优、速度快,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先决条件。
(二)实现先进制造业技术的突破
迄今,人类社会经历过三次产业革命。18世纪中叶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的诞生为标志,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落后的生产方式遭淘汰,人类社会由手工劳作时代进入了大机器生产时代。源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电力、内燃机、新型交通工具、新通讯手段的广泛应用以及化学工业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提高,特别是重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20世纪40、5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由于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等的重大突破和应用,人类社会发生了空前变革,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改造和提高,影响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三次产业革命的历史表明,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发端于制造技术的突破。
产业升级,首先体现在制造业的技术突破和技术革命上,没有先进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先进生产工具的革新和改造,也就不可能有高效的劳动生产率,不可能有产业分工的深化和产业链的延伸。因此,先进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就要把先进装备自主制造的发展提升至战略的高度,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形成先进装备制造业顶级技术合作联盟,促成建立先进装备制造研发设计平台,构建起高效完备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体系和先进制造标准化体系,打好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基础。
(三)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
现代产业新体系不但要求三次产业均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同时要求三次产业具有最优的结构。因此,在全面提高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调整各次产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比。
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需要整体推进,更需要重点突破。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选择一批主导行业作为优先发展方向,以重点制造行业的关键技术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行业的率先发展,进而达到三次产业的全面升级和结构的优化。
行业的结构优化,也体现在产业的空间布局上。产业布局在静态上是产业各部门、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地域上的组合;在动态上则是各种生产资源、各种生产要素为达到最佳区位优势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和配置组合过程。要使现代产业新体系具有最优的配置效率,需要有最优的行业结构,也需要有最优的空间布局。
现代产业体系的空间布局是一个资源与产业逐步匹配、不断优化的过程。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效率,又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要尊重市场选择,又要考虑地区产业基础的差异和不同地域的长远功能定位。因此,要依据产业的远景规划和宏观布局,及时、动态地调整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逐步形成重点突出、资源互补、优势明显、定位明确、错位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发展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