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华北空气“原生态”
本报记者 沈 慧

沿着颠簸的山路缓缓爬坡,汽车驶入北京市密云县高岭镇的上甸子村的后山。透过车窗望去,山脚下大片的果树、松树不时随风摆动。山坡上,一座白色二层小楼赫然映入眼帘,比这更醒目的是直入云霄的气象铁塔。这里便是距离北京市区约150公里、海拔293.3米的北京市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这里处于京津冀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并且远离中心城市北京,周边无自然和人为污染源,拥有‘原生态’的华北空气,是观测大气本底很理想的条件。”站里日常业务负责人周怀刚在这里工作了整整30年,黝黑的脸庞,偏瘦的体格,言语间淳朴劲自然流露。周怀刚告诉记者,大气本底观测站对于站址环境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大多设立在远离人类活动的清洁地区,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监测的是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本底值。

“长期观测数据才有更大的价值,这为开展各类与环境、气象、气候等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对于研究华北区域及京津冀地区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的大气成分本底浓度变化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着重要作用。”周怀刚表示。

作为站里工作年限最长的职工,周怀刚亲历了站里的点滴变化。“本底站刚建时,大气成分观测要素只有3项,经过30年的发展,如今的观测要素近百种,不仅有大气漂尘、大气浑浊度和降水化学等基本观测项目,也慢慢扩展至气溶胶、温室气体等方面的观测。”

不过,大气本底站监测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清洁大气”,而是“相对清洁”的大气环境,即受人为活动影响最小的大气。“没有‘绝对洁净’的大气,大气本底站监测的是整个大气环境混合、均匀之后的平均状况。”周怀刚坦言。据了解,这里的PM2.5年均值为40至44微克/立方米,仍未符合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在周怀刚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楼顶的观测平台,同温室气体观测室和气溶胶与反应性气体观测室类似,这里也安放着形形色色的仪器,不过参观没几分钟,老周就急忙“赶”记者下去。

“一些实验室的大气成分观测数据,其仪器的采样头就在这上面,臭氧、二氧化硫等就是从这里输入到室内的观测仪器中。”受周怀刚影响,儿子周礼岩2006年毕业后也来到这儿从事大气成分观测工作,他告诉记者,这些仪器灵敏度特别高,人多时呼吸也会影响仪器监测的数据,使之显示异常。“回头我们要将今天这儿的人数、车辆、你们在这停留的时间都做记录传递给有关专家,供他们参考。”周礼岩笑着解释道。

楼顶后面矗立着一座80多米高的气象铁塔。“这是梯度观测平台,大气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常规气象数据就是从这里收集的。”周礼岩告诉记者,气象铁塔共分5个层次安装了气象观测仪器,分别是18米、30米、45米、63米和80米,以增强垂直观测能力。

上甸子本底站从1958年开始进行地面气象观测,1981年建成为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1982年开始进行大气漂尘、大气浑浊度和降水化学等大气成分的观测,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2003年开始本底站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拓展了大气成分和气象业务观测项目,现在设施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周怀刚说。

如今,这里依旧缺乏娱乐活动,常年陪伴他们的仍是冷冰冰的仪器和设备。不过,让周怀刚欣慰的是,通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目前上甸子本底站的业务观测系统涵盖了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计划所提出的区域大气本底的主要观测项目,具备对我国华北地区本底大气中具有重要气候、环境、生态意义的大气成分和相关物理要素监测的资质。

题图 北京市上甸子大气本底观测站工作人员在温室气体观测室为参观人员讲解。

本报记者 沈 慧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