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铁线上挑战转型
——武警水电二总队建设厦深高速铁路纪实
本报记者 曹红艳

去年底,连接厦门、汕头、深圳三大经济特区的厦深高速铁路正式载客运行,这条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珠三角的交通大动脉,不仅结束了广东、福建多县市没有铁路的历史,也给闽粤两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进一步促进广东沿海、海峡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改善闽粤两省投资环境和交通条件,加快港口经济和临港工业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而对于参与建设这一工程的武警水电部队二总队来说,他们打响了水电部队进军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炮”。

技术转型攻坚克难

高速铁路施工不能等同于普通铁路施工,两者无论在安全质量上还是性能上都有很大区别。以测量控制系统为例,普通铁路只要做好施工期间的监测即可,而高速铁路从勘查设计、施工测量、运营期间的变形观测以及线路调整测量贯穿始终,过去普通铁路测量精度误差控制以厘米为单位,厦深铁路的误差必须以毫米为单位进行监测控制。如何搞好工程质量安全,确保工程进度?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张利荣介绍说:“惟有技术转型和蜕变才有出路,关键要在施工组织上周密部署,在工程原材料上作足文章,在每道工序细节上精雕细刻。”

武警水电二总队承担施工标段内,共有特大桥3座,隧道4座,其中螺河特大桥全长13.4公里,是厦深铁路沿线桥梁中长度最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桥梁之一。该地段地形复杂,基本上100米一个鱼塘,1公里一条河流,而且铁路所经过的线路濒临大海,潮汐影响大,涨、退潮之间的水位高差近2米。如何克服潮水、泥沙的影响,成了官兵们急需破解的难题。项目部总工程师刘勇冒着随时有可能被急流卷走的危险,认真勘察,悉心研究,制定出了修堤分流、筑岛施工的方案。官兵们先将河流截成两半,一半流水,一半修建一座土堤,在土堤旁根据桥墩设计要求修筑若干“人工岛”,然后在岛上进行钻孔桩施工。当岛筑好后,为了防止百年一遇的洪水的袭击,官兵们还在岛的四周打下了一排排固若金汤的铁板桩,确保了施工的绝对安全。

架梁是高铁施工中的一道关键性工序,每片梁重达800吨,长32米,不仅安全风险大,而且实施精度要求非常高,每一块箱梁同一端四个支点相对高差不得大于2毫米,箱梁与支座之间的高程误差不能超过5毫米。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从来没有从事过架梁施工的武警水电二总队官兵,敢于挑战,自行购买了价值4000多万元的大型运梁车和架梁机,经过反复实验、反复操作,终于掌握了这一先进技术。在施工中,他们充分发挥连续作战的精神,坚持“两班倒”作业,克服了设备庞大不易操作、桥梁变高、变跨技术难度大、重复作业人员容易疲劳等困难,实现了日架预制梁6片的纪录,达到同行业内最高水平。

2010年11月,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检查组来到水电部队施工现场,对施工质量、现场文明施工、作业资料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检查组专家在讲评时说:“你们作为高速客运专线建设队伍的唯一一支路外单位,把安全工作抓得如此扎实,把工程规范落实得如此到位,实属不易!”

民心工程不差毫厘

厦深铁路汕尾段的建设,不仅将结束汕尾市没有铁路的历史,还将极大地方便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是一项典型的“民心工程”。为了把这项“民心工程”建好,武警水电二总队官兵自开工以来,绕田埂、踏淤泥,住工棚、耐高温,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为了搞好铁路沿线施工放样测量,测量队的官兵们创下了连续5昼夜工作的新纪录,白天他们头顶炎炎烈日,活跃在30公里沿线的田间地头,饿了吃口干粮,渴了喝口山泉水,困了在草垛上躺一躺;晚上回来,挑灯夜战,仔细复核每一个测量数据,在绘图机上精心编制铁路的宏伟蓝图;测量、放样、绘图、复测,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官兵们硬是凭借“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豪气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在短短25天时间内完成了2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为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铁连续梁门式墩钢支架的安装过程中,因为连续梁面临着跨度大、车流量多的施工难题,为了确保安全并不阻碍交通,排长陈西要带领施工班组连续奋战7天7夜,吃喝拉撒全在工地,几天下来人也憔悴了,又黑又瘦,但他对工作的执著和冲劲却丝毫未减。

测量员王晓合参加过广州新白云机场工程建设,有着丰富的测量经验。上级安排他到厦深铁路后,他立即意识到高铁不同于其他普通的铁路,速度快、平整度要求高,必须以建飞机跑道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10年6月,当台风“莲花”袭来时,他正带着2名徒弟在流沙河附近测量,由于海风太大,测量仪器被吹得东倒西歪。此时工期非常紧,为了得到准确无误的数据,他将仪表架至最低点,然后跪着读数,每测一个点至少要跪20多分钟,一天就要跪5个多小时。晚上回来,他掀开迷彩裤,整个膝盖都布满了血丝,第二天哨声一响他又跑上了工地。

安全员肖玉君每天坚持在3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巡逻,所走过的路程可以回趟湖南老家,尽管已经两年没有休假了,但是为了“高铁”建设,他无怨无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