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南会同县,仿佛置身绿的世界。这里的林地面积占县域面积的75.26%,森林蓄积量达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2.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
会同是全国闻名的“广木之乡”,林业是它的第一资源、第一产业。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会同提出并实施了“生态立县、兴林富民”的发展战略,既要山川绿起来,又要百姓富起来。
首先,大力推行林权抵押贷款,让林业资源优势成为“撬动”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点。会同制订了林权资产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并出台优惠政策,规定对林业生产经营者用于营林造林的小额贷款,由财政给予3%的贴息,还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专用于抵押权人的风险损失。办法实施以来,县里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主要融资渠道的社会造林,占全县造林总面积的97%,并涌现了林下种养基地140多个,林下经济年产值达2亿多元。
其次,狠抓“科技兴林”,实现转型升级。会同从改变经营方式入手,一方面限制散、小、差企业的发展,将竹木指标向技术含量高、利用率高、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的“三高一长”企业倾斜,依法关闭了113家资源利用率低的竹木加工企业,建立了万元产值竹木资源低消耗奖励制度;一方面加大竹木加工技术推广和创新力度,生产效益得到大幅提高,而竹木资源的消耗量逐年下降。
同时,会同还启动了测土配方造林工作,实施了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工程,研究开发出了成材率高、材质优良的杉木无性系繁殖技术,建立了金龙、肖家、洒溪等3个乡镇1万亩楠竹丰产林示范基地和以地灵、广坪、炮团为中心的60万亩杉木无节良材基地、小河片为中心的40万亩马尾松工业原料林基地。目前,该县经测土配方营造的林木可提前3-5年成材,生长率提高了10%以上;经无节良材培育的杉木亩产由10立方米提高到20多立方米;经丰产培育的楠竹每年每亩增产20根以上、竹笋150公斤,全县农民60%的收入来自林业。
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会同县的金字招牌。“县里每年要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生态保护。”县长周立志告诉记者,“对于生态的坚守与追求,就是会同最大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