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两会期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全国人大代表、华之毅时尚集团总裁张华明3位纺织服装业业内人士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两会之夜”,就我国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3位嘉宾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等,为推动纺织服装业等我国众多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指明了方向。
练好内功 升级品牌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服装生产国、第一大纺织品出口国。但国内服装企业的产品目前仍难以满足消费者穿出品牌、穿出时尚的需求,和欧美等地的高端品牌不能“平起平坐”。
徐文英表示,这些问题已成为纺织服装业亟须解决的问题。不过,问题也让人看到了努力方向,我国纺织服装业要从追求规模增长向重视品牌和效益转变,必须推动纺织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作为服装企业经营者,张华明代表认为,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高品质的生活,这是服装企业品牌升级的良机。品牌建设的关键在练好“内功”,纺织服装业应该加大产品研发的力度,提高产品质量,设计和生产出优质的商品,将品牌的升级建立在高品质产品的基础之上。
“练好内功”必须通过科技的力量推动产品创新。赵丰代表透露,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在进行一项收集古代丝绸的工作,从1万件左右的丝绸设计图案中,精选出3000个优质图案,再分解出不同的元素,将这些元素做成一个数据库,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挖掘创新点,为纺织服装业的品牌建设服务。
挖掘传统 走向国际
张华明代表指出,如今国内消费者对优质商品和民族品牌的热衷度不断提升。随着中国文化实力的提升,国外消费者也对中国品牌寄予厚望。希望国内服装企业能够将华夏精神、中华元素融入到产品当中,使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的优质服装品牌在今后出口中占据更大比重。
赵丰代表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是设计产品,还是创建品牌时,都需要加强对传统元素的研究,将其中的精华与时尚流行元素相结合。以丝绸为例,丝绸一方面具有天然、精致的特点;另一方面,丝绸的制作工艺,如面料选用、制造方法、刺绣印染等环节,均具有独特的中国味道,若将这二者巧妙结合到产品中,一定能打造出知名品牌。
徐文英认为,积极推进产业转移是纺织服装企业走向国际的另一个方向。同样是生产服装,欧洲将其做成了时尚产业、文化产业,做成了附加值很大的品牌。国内纺织服装企业要加快向产业链中附加值高的环节转移。
线下线上 两翼齐飞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纺织服装企业实体销售渠道带来了冲击,也为其品牌建设带来了挑战。
张华明代表认为,服装企业不能因此就放弃实体渠道。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渠道是连接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打造高端品牌,需要精品化的实体店从店面设计、产品陈列、实物展示等多个层面来体现出品牌文化,增强顾客的切身感受。当然,线上购物给顾客带来的便捷体验同样不能忽视。
徐文英表示,互联网思维在不断倒逼传统企业自我革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表明了线上销售渠道的重要意义。这也提醒纺织服装企业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的购物体验,以扩大品牌影响力。
赵丰代表认为,线上销售渠道能够满足现代人高效率的生活节奏;时尚化、个性化、差异化、高端的产品更适合通过实体渠道的展示。“二者是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替代的关系。”赵丰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