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让老人安享晚年,既是社会话题,也是经济课题。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多元化
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
今年两会上,民建中央专门提出一份“关于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提案,建议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积极探索推广旅游养老、互助养老、乡村养老、老年志愿活动等新型养老模式。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步长集团总裁赵超深表赞同。“‘百善孝为先’,目前居家养老仍是主流养老方式”,赵超代表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子女远离家乡和父母,在外地工作生活,同时“421”的家庭结构也很难同时满足双方父母居家养老的愿望。“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既鼓励居家养老,也提倡社会养老。”
“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渐渐出现了‘子女有心、赡养乏力’的状况。”全国人大代表、广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平认为,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业迫在眉睫。“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量21.5张,远低于发达国家50至70张的水平。应进一步加大机构养老投入力度,发挥政府‘兜底’作用,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大胆创新多层次、多主体养老模式,满足不同类型、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目前很多农村老人正面临着独守“空心村”的养老困境。“对于位置偏僻,居住分散,养老机构覆盖少的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应积极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鼓励多层次、多样化、多渠道的养老模式兼容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让每一个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市场化
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面对人口老龄化,在充分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作用的同时,养老服务还必须加快引入社会力量,激发各类主体活力,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是破解养老难题的长久之计。
“培植养老服务业多元化投资主体,增强养老服务业市场投资力量,可以进一步加快我国养老服务业市场发展进程。”民建中央的提案建议,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公开信息,为民间资本提供便捷服务,在财政补贴、税收、贷款、土地等政策方面以及水、电、气、热的价格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和优惠。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社会化风险分担机制,消除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机构的担忧,探索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管理、合资合作、购买服务等多种民间资本参与方式。
“实现社会化养老,需要进一步放宽行业准入,引进民资、外资等社会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滨认为,应鼓励、规范引导民资、外资等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同时放开外商投资准入,积极引入海外养老服务经验、资金、机构等,鼓励港澳养老服务机构在境内开展养老服务。
“目前民办养老机构收费服务性价比无法与公办机构平齐,导致空床率高,制约了民办机构的发展,也降低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建议,严格落实民办养老机构的税费优惠政策,降低民办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针对养老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筹集障碍、用地难等问题,陈小平委员建议把养老服务建设用地按照公益设施用地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并严格规范土地用途,防止利用养老地产变相营利。
产业化
养老服务业前景广阔
养老产业涉及家政服务、医疗康复、饮食服装、营养保健、休闲旅游、金融地产等方方面面,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环境友好、健康可持续等特点,对上下游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市场前景广阔。
“老龄化社会是一个挑战,不应简单将养老看作是负担。”赵超代表认为,养老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在吸纳劳动就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完全可以取得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王滨委员建议,可以从4个方面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一是支持推动相关产业聚焦老年人市场;二是大力发展老年人居家护理、精神护理等医疗服务业;三是大力发展老年人社交、体育健身、旅游等老年文化产业;四是大力发展老年人健康管理、医疗信息化等互联网养老产业,实现“智慧养老”。
全国人大代表、康缘药业董事长萧伟认为,对健康养老产业应进行统一布局和战略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建议在土地规划、市政配套、投融资、机构准入、财税补贴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对养老产业给予明确的政策扶持和倾斜,促进健康产品、健康产业园以及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