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大数据思维破解民生难题
本报记者 陈 静 谭 辛 熊 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这也是被称为“碎片中的智慧”的大数据技术第一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怎样用好“数据金矿”服务民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填补短板破“瓶颈”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擎天信息科技集团董事长辛颖梅谈起南京政法云平台来眉飞色舞:“城市中的监控摄像头已经司空见惯,但在这个平台上,利用大数据技术,不但可以将所有实时录制的视频数据储存起来,还能进行实时分析,这样对治安事件的处理就可以从事后处置实现事先防范。”

大数据技术的核心价值,正是能帮助人们从海量信息内容中按照不同需求提取资源,从“眉毛胡子一把抓”中提炼出解决方案。正因如此,它也被视为突破那些体量庞大、跨部门、跨地区的民生难题的“杀手锏”。

说到大数据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教授雷晓凌表示,近几年来我国建立了多个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通过汇集这些数据,相关管理部门就可以做到对行业‘心中有数’,一旦有问题出现,也能及时对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比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浪潮集团承建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并已实现全国联网运行。“现在2亿多条学生信息都在‘云’上,每个留守儿童的考试成绩、转升学等情况都一目了然。”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

基于大数据共享的各部门协同办公还能有效地提高群众使用公共服务的效率。“如果使用大数据,政府就可以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最终提升整个社会的管理创新。”辛颖梅委员如是说。

开放“金矿”增便利

搭建好数据平台,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不涉及国家安全的,由公共财政支撑的数据应该向全国开放。”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这次专门带来了有关大数据的建议,他表示,只有数据开放,才能由此衍生出丰富多彩的应用,真正提供触手可及的公共服务。“比如可以把每一辆公共汽车的到站信息开放给手机应用开发商,这样职员在写字楼上可以看好时间再下去。”

开放数据为什么难?一方面,目前卫生、市政等部门数据格式不统一,是阻碍数据开放的瓶颈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龙芳在广州市电子政务中心工作,她告诉记者:“想要合并成‘一条线’,必须先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这是打破‘信息孤岛’的前提。”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各部门间数据打通和数据开发问题。孙丕恕代表表示:“需要开放的不仅应该有政府传统组织内部的数据,还要整合政府跨部门之间的数据,多个来源的数据和老百姓的情况反馈都可以汇集到云平台上来。”他还认为,“应探索将公共数据开放给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并形成商业模式的机制。”

全国各地也正在探索数据开放的机制和方式。作为“大数据”惠民的重要探索,山东青岛已向市民开放了包括公厕位置、停车场车位数量等多项数据。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透露,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将在今年年底前联通到“珠三角”地区各市镇一级,并将通过移动互联网定向推送公共服务。“全省690个行政许可事项都要公布办事时限,我们还会根据不同厅局的办事效率,将它们分为三星、四星和五星,并将其向群众公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