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深 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波动成因复杂 影响中国有限
肖立晟

此前新兴经济体遭遇的资本外流仅仅是暂时性的冲击,然而一旦发达经济体重新进入加息轨道,新兴经济体将会出现资本流动长期逆转的诱因

今年1月以来,新兴经济体再次遭遇资本外流的压力。与去年相比,本次动荡的直接触发因素是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改变全球流动性预期,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自身的问题(特别是政治混乱和经济脆弱性),引发了全球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担忧,从而大规模抛售新兴经济体的资产。未来一段时间,个别国家金融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但这一轮动荡对中国冲击有限。

造成这次危机主因有三:

首先,美联储退出量宽是直接触发因素。2014年1月和2月,美联储每月削减了100亿美元购债规模,且会在未来几次会议后以审慎步伐继续削减债券购买规模。一方面,美联储削减债券购买规模直接降低了其向市场注入的流动性;另一方面,美联储退出量宽的举动造成美国市场收益率上升、全球风险偏好下降,导致国际短期资本由新兴市场回流美国市场。

其次,新兴经济体基本面不断恶化,难以承受全球流动性冲击。由于经常账户不断恶化,外汇市场阿根廷货币的贬值压力不断上升,将阿根廷央行的外汇储备消耗殆尽,由2010年第3季度末的500亿美元下降至2013年底的300亿美元左右,降至7年来最低;土耳其则遭受腐败丑闻和政治风波的纠缠。在退出量宽过程中,严重依赖资本流入的新兴经济体将受到明显冲击。短期内新兴经济体的波动是否会进一步恶化,取决于其国内政局稳定和结构性改革措施的推进。

最后,部分新兴经济体政策应对失当,缺乏资本流动管理工具。在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期间,这些国家没有充分实施包括资本流动管理在内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从而导致大量短期资本流入,这刺激了国内货币信贷增长,并造成资产价格上升、通货膨胀高企与经济过热。由于未能在短期资本大举流入的背景下实施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或加强资本流动管理,导致在流动性宽松时期形成了较大的泡沫,积累了不容忽视的金融脆弱性。

基于上述分析,未来一段时间个别新兴经济体金融问题可能进一步恶化。此前新兴经济体遭遇的资本外流仅仅是暂时性的冲击,然而一旦发达经济体重新进入加息轨道,新兴经济体将会出现资本流动长期逆转的诱因。

不过,退出量宽对中国的冲击相对有限。2014年,这一局面仍将持续。一方面,全球经济回暖有助于资本流入。随着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紧张情绪逐渐消退,全球增长的步伐将会加快。逐渐回暖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会改善跨国公司的盈利水平,增强企业信心,从而使国际并购活动恢复增长,增加对中国直接投资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好,且有充足有效的政策工具。中国外部资产负债表较稳健,短期债务较少,目前有超过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超过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对较低的政府债务水平等,赋予了中国政府应对外部不利冲击的强大政策储备。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尚未全面开放资本账户,一旦面临短期资本大进大出的局面,有充分空间重新加强资本流动管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