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随着高校毕业生即将迎来求职高峰,“基层就业”成为热门词。
到基层“建功立业”
在2014年工作计划中,教育部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好中央和地方各类基层就业项目。教育部还发布通知,完善毕业生到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就业激励措施、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等政策,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建功立业”。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毕业生到村任职”……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导向还是大城市工作、生活的现实,似乎都倾向于引导毕业生们离开大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到中西部基层发展。步入新年,教育部又启动地级城市面向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全国有29个省份及53个城市参加,共提供岗位3万余个,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省会以下城市和县(市)就业。
今年,供需结构性矛盾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实用技术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仍然存在,毕业生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尽匹配的现象比较明显。在此背景下,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努力构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成为各高校就业引导工作的重点之一。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林骥佳表示,通过大力宣传和引导,学校报名参加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毕业生的就业理念更加务实,若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并不会因为面子而坚持留在大城市,选择到基层就业正在成为潮流。
2009年,还是应届毕业生的杨金元选择了“西部计划灾后重建项目”,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对口到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广电局任职3年,承担了新闻采访、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还参与了玉树、黑水等地的抗震救灾工作。“在基层,年轻人有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只要自己愿意投入精力,就能得到重用,迅速成长。这是难得的积累实践经验的机会。”杨金元说。
服务期满后,杨金元就职于成都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工作中需要的各项采编能力和经验,许多都是在基层工作时积累的。同时,用人单位对他吃苦耐劳、承受压力的素质也颇为认可。
让学生不再“折腾”
走向二三线城市、基层单位,既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又有利于他们用其所学,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不过,也有一些大学生仍旧冷看基层就业,在逃离与留守大城市中纠结。
作为过来人,杨金元认为,大学生之所以会“冷看”基层,一是对自己的定位过高,希望一毕业就能有更高的起点,所以不愿意去;二是在基层发展的机会与大城市比,确有局限性,一些专业存在着无法施展、不能学以致用的情况。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近年来,大学生出现频繁逃离又返回大城市的“群体性折腾”,除了大学生自身原因,也在于基层单位是否给年轻人提供了事业发展的空间。与大城市相比,基层单位对人才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
“大学生下基层,要区别对待,要根据自身未来发展考虑。”杨金元表示,当年自己参加“西部计划”,除了锻炼自身、积累经验外,也考虑到未来可回四川发展以及当地就业成本较低等原因。
熊丙奇发现,响应号召到中西部基层服务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基层单位并没有使用、培养大学生村官的长远计划,许多大学生村官要么被上级单位借调,要么留在村里无所事事,待3年服务期结束,就会选择考研或者公务员等行列。“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转变管理、发展人才的传统思维,着力营造让人才平等竞争的环境。不然,不管怎样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单位就业,不论大城市的生活压力有多大,年轻人还可能选择继续在大城市‘漂’着。”熊丙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