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鲜果变蔫果
佘惠敏

切实落实各种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创新,正成为目前各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热点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这句流传很广的民谚,其实也可以用于说明科技成果的“保鲜期”与其经济价值的密切相关性。科学研究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尤其在如今这个技术大爆炸的时代,更是日新月异地弃旧迎新。一个好的科研成果,如果不尽快转化为产业成果,搁置若干年后很可能就被淘汰,就像一筐烂杏一样,再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

许多科研工作者认为,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是缺乏激励机制所致。因此,切实落实各种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创新,正成为目前各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热点。湖北的“三归”政策,正是这股科技体制改革大潮中一朵闪亮的浪花。今年1月公布的“京校十条”——《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作为北京市在市级层面推进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的先行先试政策之一,显然也受到了“三归”政策的影响。“京校十条”中的一些新规定——高校可自主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审批、转化所获收益中不少于70%的比例可用于奖励,与“三归”政策中的相关规定若合符节。

当然,“三归”主要是对利益分配机制的重点突破,要想不让鲜果变蔫果,仅靠重点突破式的一击绝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全面的组合拳。

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研究方面财政划拨的课题经费覆盖面达到申请数量的20%,高于美国的8%至10%、英国等欧洲国家的5%,但国内科研经费投入配比和高质量科技成果的产出比例并不匹配。如何增强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想必需要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如何确保科研投入的稳定可持续增长?或许可以考虑把成果转化的收益按投入比例分出一部分进入科研基金池,还可以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让更多社会资本引入应用型研究。

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要改变大多数科研成果止步于论文的现状,要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我们的科技体制改革正在任重道远中砥砺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