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5口人,只有3亩‘天水田’,一遇天旱就没饭吃,全靠村里每年发钱发东西,才过得下去。去年村里说不发钱了,要我们种植半夏,还为我们提供担保向信用社贷款。”说这话的是张吉松——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公冲村二组的一位村民,他去年向当地信用社贷款4.4万元,种了12亩半夏,到年底收了1800公斤,益生公司按每公斤32元全部收购,加上县扶贫办的奖励,张吉松收入6.12万元,不仅还清了全部贷款,还赚了1万元。
张吉松所经历的,实际就是当地创新推出的“金融+产业”的扶贫模式。当地有关负责人介绍,近3年来,中央、省、市各级财政投入的扶贫资金达6400万元,但由于多采取扶贫资金直接到户的救济模式,脱贫效果不甚理想。2013年初,该县以石羊哨乡谭公冲村作为试点,创新推出“产业引导、金融支持、扶贫资金担保”的扶贫新模式。
具体来看,首先是该县扶贫办将扶贫资金以村集体名义设立扶贫担保基金,为贫困农户申请生产贷款提供担保。担保基金存入当地农村信用社,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壮大基金实力。同时,引进扶贫产业项目。该县根据谭公冲村的地理环境和土质特点,经论证后引进了湖南益生生物公司的半夏种植项目,按订单农业方式操作。
在上述过程中,得到了当地金融机构的全程配合支持。当地农村信用社按1.1倍存款基准利率对担保基金计息,并按担保基金总额的5倍至8倍确定授信规模,即2013年最高可投放160万元基金担保贷款,同时对该类贷款按最低利率计息,并由县财政予以全额贴息。贫困农户与益生公司签订合同后,可依据合同标的向信用社申请相应额度的贷款,用于购买种子及生产资料,无需提供抵押担保。贷款偿还可由农户自筹资金偿还,亦可由益生公司从支付给农户的货款中抵扣。若农户种植失败或益生公司未能履约而无法偿还贷款时,则由扶贫担保基金代偿。
一年的试点成效显著。该模式使贫困农户打消了风险顾虑,脱贫致富积极性大大提高。